他山之玉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墨海

祭灶,不止是祭灶

2024-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喜欢胡说八道的人

儿时总盼着祭灶,不光有灶糖吃,还可以放鞭炮,最重要的是正式进入了假期生活。

那时我在姥姥村子里上小学,总盼着祭灶这一天能回到自己家,生怕被祭在外边。祭在外边,这在当年的印象中,可谓是件天大的事。以至于二年级那年,赶着那天回家,硬是淌水过河,被大水淹到腰杆,棉衣棉裤湿个透透。如果不是碰到村里教书的老师路过,伸出援手拉我一把上岸,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现在的我。

有时候就是这样,看似不起眼的搭把手,于别人可能就是天大的一件事。反之,当初好像天大的一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也就淡忘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今天把母亲和俩娃送回了老家,因为母亲要回去过祭灶。对于老人来说,祭灶的仪式感还是那么重要。不同的是,母亲已经多年不要求我再赶着祭灶那天回家了。也许从她心里已经认为,再也不怕我被祭到外边了。

其实哪里有什么外边不外边的,亲人在哪,哪就是家。

当然,老家还是要回的,那里有我同族同辈的亲人,有我一起长大的伙伴,有我听之不厌的乡音。哪怕回去之后再也找不到年少时那种滋味,该回去还是要回去的。

就像迅哥儿和闰土一样,彼此在彼此眼里都是那么地生疏,却也不影响坐下来促膝长谈。活到四十好几,才总算是能明白一丁点。回去,不单单是找回过去的滋味,更是对过往曾经的回味。有些时候,回味比尝到滋味更真实。

以前祭灶就是准备些灶馍,还有必备的灶糖,一边祭拜一边念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话。如今祭品准备得愈发丰盛了,饼干、苹果、花生、瓜子等等。只是总感觉自己嘴里念叨的,不如当年那么虔诚了。嗯,大抵是因为物质丰富了,反倒是精神匮乏了呗。

小时候总喜欢用“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话来怼人,怼那些凭经验来教育人的人。现在想想,其实也不对。至少那时候还有个“信”的东西,现在信什么呢?别说书上的东西了,这些眼见着一个个从神坛上跌落下来的怪物,怕是什么也不敢信了。就算是活脱脱的人,就算是一直自认为比较了解的人,站在你面前夸夸其谈要好好待你,也不见得你就信。

尽信不好,不信也不见得就好。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人,最好还是心里有点坚信的东西,这样才会更安生些,苦恼也会少一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灶糖也不爱吃了,灶馍也吃不动了,那些饼干、苹果、花生、瓜子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能让我们提起兴趣的东西,好像门槛是越来越高了。那些最简单最朴实的满足感,却变得愈发地难以寻觅了。

时间流逝,祭灶就在眼前。可是幸福呢?说好的幸福来敲门!难道幸福迷路了?

窗外不光有呼呼的寒风,还有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群。有的在疲于奔命,有的在呼喊叫卖,也有的在演绎着早就安排好的剧情。

也许我们永远也看不清,这人世间来来往往的人们,都不过是一个个演员罢了。大幕落下,又是一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