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想要善良的时刻
2018-04-16 本文已影响361人
悲冗长
从可以记事的年龄开始,听过形容自己最多的标签词便是“善良”。喜欢给乞讨者零钱,会因为售卖者是老人而买下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东西,轻易原谅那些无心的伤害,接受那些诚挚的歉意。从某个微妙的时刻开始,我便把善良作为了一种使命责任,仿佛那便是这世间最美好的赞词,是人类最崇高的道德品质。
我以为可以永远凭着世人对善良的称赞,作为一个没什么作为却被认为是很善良的人活下去。
可是有一天,“善良”突然被冠上了“愚蠢”、“容易被骗”、“死得快”、“多管闲事”的帽子。“扶人被讹”、“江歌事件”等一系列新闻如洪水猛兽般袭来,那个曾经被捧在天上的美好品质瞬间沦为了人们口中“活该”和“作死”的表现,舆论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压得那些曾经选择善良的人喘不过气来。坐在医院走廊里面对巨额体检费的过路人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是自己做错了,无数个像江歌妈妈一样的母亲也开始怀疑教孩子学会善良是不是是错的。新闻里揪出了一个以乞讨为名的犯罪团伙,全天下的乞讨者便都变成了路人眼里的假可怜者;报道了三则摔倒老人碰瓷的消息,全天下便多了无数例因摔倒后无人及时送医而导致去世的悲惨故事。从小便告诉自己要做善良的人的妈妈开始不停的在微信上转发那些善良无果的推文给自己,所有曾夸赞自己善良的人一瞬间全部变了脸开始来告诫自己不要那么善良。也有过无数个瞬间,开始怀疑自己该不该选择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