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门:用“加减乘除”,算出有质感的人生

2024-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七彩人生OCL

杨绛曾说: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人这一生,就是一场雕琢自己的过程。

生活太过变幻莫测,我们时常会难以避免地陷入一些意料之外的境况。

让自己在一场场人生洪流中变得更好,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只有懂得审视自己,向内探寻,才能知道从何处改变,优化自身。

一个真正有质感的人生,是通过“加减乘除”算出来的。

01

用加法做事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再高的楼阁,再远的路程,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人生想要成事,必须做加法。

曾国藩天资不高,记性不好,背书太慢的段子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但是他却成就卓然,远超同时代的大部分人。

因为他明白,只有持之以恒地去做加法,人生才能从量变转为质变。

道光二十年,曾国藩立志向圣人看齐。

他要求自己每日“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

为了克服懒惰,他每月都要把自己的日记、习作寄回家里,让兄弟、子侄传阅。

这个习惯从三十岁起,一直坚持到六十一岁去世。

整整三十一年,不曾间断。哪怕行军路上,旅途劳顿,也要翻几页书再休息。

人生要做加法,最难的就是持之以恒。

常人坚持个三五月就已难得,但是曾国藩坚持了半辈子。

曾国藩不仅自己这样做,也这样要求子侄。

曾氏家族几百年来长盛不衰,人才辈出,和曾国藩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曾国藩说:“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只要肯做加法,持之以恒,这世界上便没有难事。

02

用减法生活

人生无非两种境界: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

善用人生的减法也是一种大智慧。

曾经看到网友分享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女性,她有很强烈的购物欲,因此刷爆了信用卡,背上了巨额的贷款。

最后甚至因此丢掉工作,走投无路之际,才向家人袒露真相。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无数次,早在学生时代,她就曾经为了买衣服鞋子,到处向同学借钱。

别人问她为什么买这么多东西,是真的需要吗?

她认真地解释了自己买每样东西的理由,似乎每一样都不可或缺,关乎她的人生幸福。

但实际上,她却经常把买到的东西堆积在角落,买得最多的时候,很多快递都没有被打开过。

她认为自己买的是物品的价值,实际上,她买的是满足感。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对很多人来说,“断舍离”会很困难,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生活上,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拥有的三种自由:放手的自由、保留的自由、取舍选择的自由。

断舍离分别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物品的断舍离”和“观念的断舍离”。

《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曾强调一个观点:如果不给留出更多空间,如何能够接纳未来?

首先,理解断舍离真正的意义所在: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去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断舍离不等于清理杂物,也不等于扔掉舍不得的“扔掉”的东西,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

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

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丝清爽。

这便是断舍离——减法解决方案给人带来的实际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审视个体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修一份自在心。

03

用乘法感恩

《诗经》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受人助者,心存感恩,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则能把爱和温暖无限传递。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晋朝名人顾荣在洛阳做官时,有一次应邀赴宴,席间有一道烤肉,味道很香,端上来烤肉的仆人也流露出想品尝的神色。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那份烤肉让给仆人吃,结果遭到了同座各位宾客的嘲笑。

顾荣却表示,整天端着盘子给人送肉的人,才是真正需要知道烤肉是什么味道的人。

后来顾荣在战乱中渡江南下,他发现每次遇到危难时,总有一个人在身旁保护他,而那人就是当年被赠予烤肉的仆人。

顾荣感慨地说:“一餐之惠,至今不忘,古语真的不虚呀。”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会有低谷或失意的时刻,在困境中愿意拉你一把,给你理解和鼓励的人,是我们生命中的恩人。

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以真心回馈一切。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暖心的新闻。

一位叫徐文建的农民从小家里贫困,常常得进城挑潲水回家喂猪。

一天,15岁的徐文建在馆子里偶遇60岁的王子玉,王子玉心疼他小小年纪就在馆子里干体力活,便为他买了一碗包面。

两人也因此结下情谊,徐文建经常去看望王子玉。

后来,王子玉的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她也因一次跌倒致双腿骨折。

徐文建跟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王子玉接到家中照顾。

从那时起,徐文建用11年的照顾回报当年王子玉一碗面的恩情,直到王子玉去世。

人贵在知恩,更贵在感恩。

感恩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品行。

看过世间冷暖才懂得:

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更善于发现生活美好的一面;

一个常有感恩之行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

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更能得到人心拥护。

用乘法去感恩,以涌泉之情回报滴水之恩,让爱心和善意在世间成倍增多。

心怀感恩,是一个人的善,知恩图报,是一个人的真。

04

用除法解忧

人生的过程,5%是快乐;5%是痛苦;而90%是平淡。

世间总有千般求不得,不如学会接受生活的庸常岁序,然后从90%的平淡中,试着把生活向幸福那头靠拢。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大多数人的忧愁,往往都是空穴来风,是自己本该没有的忧愁。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晚上停电了,有一个人家里没蜡烛,但他邻居家有。

于是他打算向邻居借蜡烛,可又担心邻居不肯借给自己。

“ 要是他嘲笑我,连根蜡烛都得找人借怎么办?要是他不肯借又怎么办?......”

他在前往邻居家的路上,在脑海里各种胡思乱想。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烦躁。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这样,总是想得太多,经常为莫须有的事情忧愁,让自己陷入生活旋涡中,最后不堪重负而身心疲惫。

只有学会用除法去解忧,解除无谓的想法,我们才能从容前行。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很多事情,只要我们摆放好心态,那些看似令人头疼的问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最聪明的做法,便是用除法解去忧愁,学会淡然接受,不忧愁、不烦恼,不纠结。

时常保持冷静思考,生活会少许多忧愁。

如此,困扰和烦恼这两座大山也会随之变得渺小。

人生就是一场“加减乘除”,而“加减乘除”其实重在修心。

加法使心安定,减法使心自在,乘法使心感恩,除法使心释然。

人这一生,不过数十载光阴。

历经沧桑,尝遍冷暖,一切繁华落幕后,我们会真正懂得:唯有简单与朴素的人生最值得过。

厉害的人,其实都是修心的高手

所谓的修心,是慢慢的学会理解,包容,接纳,允许一切的发生。

记住:凡是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凡是你所接纳的,都被消散。这世间,但凡能放下的,都是你未曾拾起的。但是你也要记住,只有你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你才会活的更潇洒。

所以人生是一场意识的修行,我们是为生命的体验而来,所有的体验都是来渡我们的,一切的发生都是来成就圆满我们自己的。

正如身心灵作家海灵格在《我允许》这首诗中写道:我知道,我是为了生命在当下的体验而来。在每一个当下时刻。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全然地允许,全然地经历,全然地享受看,只是看。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也可以拥有“允许”的能力。首先在色彩心理疗愈师的引导下,通过色彩识人技术“向内看”,看见真实的自己,看见自己真实的情绪状态和内心冲突的根源;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情绪,感受真实的体验,面对任何人和事物也不再评判和排斥,将内心的紧张、恐惧、自卑等低频情绪转化为喜悦、宽容、爱等高频情绪,接纳一切的发生,允许一切的如其所是。

很多事情一旦允许了,才会真正的过去,我们也能做好人生的运算法则,拥有自在洒脱又精彩丰盈的人生。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