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刚:艺林斋记

2018-05-15  本文已影响309人  文字友情

          作者:李红刚

        2017年冬,韩增林先生与吾会于南湖之畔艺林斋中。

        叹四时之逝何速,论为艺之道焉行?国有五年之 计,人亦当有类此之谋也。

      逢此盛世,念天命之所在,唯惜时修己有恒,苟日新,日日新。不积小得,难至大成,此生莫负!

        谚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红尘一世匆匆,岂容岁月蹉跎乎?泯然庸碌之辈时,能不痛之?悔哉!悔哉!悔哉!

      天下非因登泰山而小,先师孔子之心前后异也。由此观之,行必居高而临下心生。

      取法乎上,得上;取法乎中,得中;取法乎下,得下!常理虽如此,凡事多不合。法与得间有递减之势故也!

      夫今吾至斋中敬观先生有墨宝满挂于壁,遂有叹焉。为艺之进益精,善之善者也!

      后学不吝浅陋,谨陈拙见:守师古而进之大道,走化己而出之奇径兮!假以时日,明日之气象定终更胜今日万千无疑也。

        临西窗遥望太行之余脉,危乎高哉!艺林斋主人伴吾于斋中品茶论艺不觉间已至暮色苍茫之时,快哉!快哉!

        访友归来,指戳记之,微信发之,不知先生览后可有感于斯文?

                              李弘纲

                            2017.11.23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李红刚:艺林斋记

编辑:曲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