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晚年期使命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春江水85

最近在得到学习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下面是第49讲笔记。

晚年期使命: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在这个阶段,你的儿女通常已经长大成人了。除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该卸下的,也都卸下了。衰老和病痛,身边不断去世的朋友,都在不断提醒你终点的临近。

现在,你还要完成人生的最后一个课题——对人生的整合。

整合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整合意味着,你能“接纳自己唯一的生命周期,并将其作为不得不存在,且不允许有任何替代的事物。”

也就是说,无论你一生是否顺利,经历了哪些快乐和痛苦,你都把它作为一段独特的经历接纳下来了。你能接纳自己的生命是完整的、独一无二的。

而如果不能完成整合,个体就会感到生命苦短,因为你还有很多事没有来得及完成。

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和生命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张力,这种张力永远都需要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通过选择,某些可能就变成了现实,另一些可能性就离我们渐行渐远。也是通过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在编写着关于自我发展的独特的人生故事。

就像在试卷上写下最后一个答案,铃声将响,交卷的时刻到了,你对自己的答案还满意吗?

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就是整合的过程。

人生的最后一个课题:整合

整合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找出一种意义来源。

就像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卡所说的:

只有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过去的所作所为,才显示出它们的意义。

如果你在成年期找到了足够的繁衍感,你不会那么害怕死亡。因为你知道,你关心的下一代,你自己创立的事业,那些你爱的、把生命寄托在上面的东西,都还会继续。

除了家庭中的繁衍感,家庭外的繁衍感,也能帮我们完成人生最后阶段的整合。

整合的第二种含义,就是把自己纳入到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是某种人类演化进程的一部分。

自然以超越自我的方式演化,而我们只不过是这个宏大剧目中的一环。这个剧目,在我们出生之前早已开始,在我们离开之后,也还会继续。

我们的去世就像一滴水放入大海,你可以说它消失了,也可以说它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存。

佛教对死亡的看法,就包含了这种整合。

佛教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把“自我”看作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因此产生了对自我的执着,觉得自己的快乐痛苦需要欲望都是重要的。
而这不过是一种幻觉。自我不过是因缘际会结合的产物,只是一个过程。

我们前面所讲的人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走向“无我”的过程,是通过不断扩大自我的社交半径,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投入职业、关心下一代,通过把自己交付出去来实现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人生每个阶段最大的难题,就是克服各种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

生活教会我们放手和舍弃。而人生发展的最后一个课题——整合,就是要克服最后一个自我中心主义,对“自我”本身的执着,也就是对生命的执着。

向死而生

我想,也许你和我一样,很幸运地还没有到需要去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年纪。可是从人生的终点,回过头来思考人生的此时此刻,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这句话既可以让我们陷入可怕的虚无,也可能让我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

纵使落日转瞬即逝,也无法消解它那刻的美。如果说,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用处的话,也许就是让你意识到,你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丽。

斯多葛主义哲学家塞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的书,有一个说法——

他说:我们的房子、财富、社会地位;我们的眼睛、手、身体;我们的亲人、子女、朋友;我们所珍惜的一切,都不是我们的,包括我们自己。

它们只是命运女神借我们暂用一下。

我们要像虔诚的、神圣的保管者那样好好保管它们。但如果命运女神有一天要把它们收回了,我们也绝不会抗命不从,而是满心欢喜、不带怨言地说:

谢谢您让我拥有并保管了这一切。我已悉心保管,现在如数奉还。

斯多葛派的哲学家,有想象死亡的传统。

在一天开始的时候,他们都会把今天当做是人生的最后一天。如果到了晚上,自己居然平安无事,他们就会感谢上天,觉得自己又赚了一天。第二天重新如此。

据说这种方法,能够让他们获得平静,并对平常的日子充满感恩。

我们感恩每一天,自己的生命可以消失,但是人生的意义建立了。就像保尔柯察金所说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