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的日常》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赵昭曦

《与女儿的日常》

        昨日给女儿读我写的日记,读完后我说:“我这样写可好?”,她说:“结尾要改动,应该怎样怎样写……”,我执意不肯,为此而争论不休……,之后,她拿走我的日记原稿,三下5÷2又写了一遍,拿给我看,---是这样改的(如下图1),还给叉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简笔画(是速成的,画的极快)。我觉得改动后,用第三人称写也好,更代入感。

        而且,充分的说明了小丫头在无形中已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思想有深度、遇事动脑筋、懂得思考、思想不固化。懂得如何思考是件好事,这就是所谓的不断创新的精神吧,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也许对她很有帮助。

        在很多时候,你总是希望她成为你希望的样子,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她为什么就一定成为你所希望的样子呢?这又不是你的人生,她有她的想法与看法。你总是以爱的名义去捆绑她,她也会累的。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我真的很想去当一名旁观者,然后在许多年后静待花开。但大多数时候,其实我都是一个推手或是长者,而不是与她站在同一立场的可以无所不谈的朋友。这期间就产生了许多矛盾。要知道小树苗都需要给予阳光雨露的滋养,何况人乎?就如当树荫太过茂密时,阳光总是照射不进来,所以适当的空隙与空间对她来说至关重要,她才会有更大的喘息与成长的空间。对于教育有时候我也是痛定思痛,也许她一辈子都不会开花,不经意间它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那一年》

那一年

漫天飞舞的樱花树下

我也曾年少

那一年

璀璨夺目的街灯前

我也曾怀揣梦想

那一年

高耸入云的基础楼旁

我也曾刻苦、努力的追寻

韶光荏苒、岁月如梭

原来生活本就艰难竭蹶

原来生命本就更古不灭

原来人生就如白驹过隙、浮云朝露

募然回首,才发现

幸而

我还是那个

漫天飞舞的樱花树下

曾经年少的我

                          2019.4.27

                          ---赵昭曦

                      《那一年》        (宝睿写)

那一年

漫天飞舞的樱花树下

他也曾年少

那一年

璀璨夺目的街灯前

他也曾怀揣梦想

那一年

高耸入云的基础楼旁

他也曾刻骨追寻

时光荏苒,岁月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