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引发的纠纷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4人  个体商业顾问张己

2016年冬天,在江桥万达广场金街的POLO男装店。我和店员因沟通问题,发生了纠纷。

我看上了一件长长的售价约700元人民币的黑色羽绒服。

我穿上它,在镜子前照了照,满意地问:“有小号吗?”

“你身上这件就是小号。”店员答。

我沿着衣服上下看了看,用手把衣服收紧打量一番,觉得没问题,就付了钱。

离开后,没走多远,我把穿在身上刚买的羽绒服,拉链拉上,我这才大悟,尺寸有些大,不紧身。我想,既然花了钱,买了一件大衣,就要买得满意,于是我去到刚才那家店,要求换货,或退货。

店员语气强硬地说:“付了款,就不接受退货了。如果不满意,可以换其它款式。”

我感到自尊受到伤害,和她们争吵了起来。当时我气急败坏,非拿回钱不可。还说了一句,在后来回想起觉得特傻的话:“如果你不还我钱,我就撞死在你这里。”

两名店员,还包括一名女店长,不通情达理,执意不给退款。最后在把事情经过上报到万达广场商店管理处后,才索回该退的钱。

该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是沟通问题。我身材比较瘦小,一贯衣服穿中号,或小号。版型大的衣服就是小号,也就是S号。我问服务员有没有小号,指的就是S号。而服务员一心想着销售,忽视了顾客话语中的真正含义。认为我说的小号,指的是店里的最小号。我穿上的那件是店里的最小号,也就是M号。

巩固学习了《说话的力量》中的“解释”。让我联想到上面的事件。我想如果我是这位店员,为使顾客买到最贴身的衣服,会这样回应:

我:“有小号吗?”(其实这里的“小号”可以指向多个含义。)

店员:“你是问你穿在身上这件衣服的S号吗?(在多个含义中,服务员为了理解顾客具体的含义,需要向顾客确认,自己理解的是不是顾客问的。听到并提问确认,让对方知道我听懂了。)

我:“对的,S号。”

店员:“抱歉,这件衣服在这家店的确是最小号,但不是S号,是M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