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自我发展心理学33丨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2018-12-15  本文已影响4人  Heart_Flow

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关键点:一、关系的独立,没那么容易

因为防御型思维三大天王,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二、关系三阶段

1.自我阶段——自我为中心

2.他人阶段——讨好型人格

3.独立阶段——课题分离

三、独立的特征——孤独

没有人能为自己负责

我不需要对别人有理所当然的期待,这是我的课题。

当我遇到困难挫折,别人帮不帮我,这是别人的课题。

四、人际关系的幻觉——拥有

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也就是这样,使我们懂得珍惜

五、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1.不是反抗,只是别人的问题是他们的问题,我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也只能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

2.独立跟我们关系上的亲近不矛盾,我们是发自内心的至爱者,不是被强迫。

六、独立的好处——成熟

分离从来就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金句:

1.独立并不是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意味着孤独。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2.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3.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有长有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4.在帮他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不得不帮他,是我们想帮他。不是他要求我们帮他,也不是他一定要接受我们的帮助。

 

5.即使没有被胁迫,没有必须和应该,人仍然愿意对别人表现出善意,那独立和分离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回归自发自愿的本心。

 

6.我们这么做,不害怕别人失望,不对别人有期待、感激、回报,而是自发的、本能的爱。

自我总结:独立,是建立新关系必须要走的路。


一、关系的独立,没那么容易

无论是家庭、组织还是集体,如果我们总是对别人抱有天真的幻想。如果我们总是惦记着别人的目光,总是让别人的情绪影响我们的情绪,总是因为内疚不能维护自己的边界,或者利用内疚去控制别人,那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还没有和别人分离。我们和别人还是一体的。

因为存在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自责,不安全感。

二、关系三阶段

1.自我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他们觉得,世界和他人都是围绕着他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所以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做是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做是别人关注的中心。

当他们发现,别人居然也只是在关心他们自己想关心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惊讶,并感到深深的挫折。

2.他人阶段

当人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运转的,就开始让自己去迁就别人运转。

我们就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中,觉得别人的评价、赞许、关心、愤怒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老好人,讨好型人格。这个阶段,会遇到之前说的种种问题

3.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终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我们开始能够理解他人,也能够尊重自己。别人再也没法限制我们,除非我们想要接受这种限制。

我们变得自由了,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自由。我们在关系中所做的事,也更发乎本心了。

独立并不是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三、独立的特征:孤独

当我遇到麻烦时,当我心情不好时,我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当然我可以求助,这是我自己的课题,可是我也知道,别人帮不帮我,这是别人的课题。

课题分离

从独立的那天开始,我就失去了抱怨的资格和理由。当然,我也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也是别人的课题。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四、人际关系的幻觉:拥有

我们总说,这是我的家人,我的恋人,我的孩子,我最好的朋友。“我的”的意思,好像我们拥有某个人一样。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可是,也正是因为别人并不需要理所当然地对我们好,我们才有了感恩的理由。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骗我们,才会有信任。

正是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

五、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1.我是不是要反抗我的父母呢?

答:不是的。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问题,当成我的问题

比如,父母希望你早点结婚、生个孩子、回家乡工作或者考个公务员之类。他们觉得只有这样,他们生活才会好。可是你不能这么想,因为只有你知道这是他们的问题,你才能腾出手来帮助他们。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他们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2.独立跟我们在关系上的亲近矛盾吗?

答:不一定。这是因为,一个信奉独立和自由的人,同时也是相信人性的善的。

如果你认定人的本心是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那人的独立和自由自然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所以要用孝道之类的规则去约束一个人。

正确的行为是我主动,不是被强迫,归自发自愿的本心。

比如帮儿子考试学习:在帮他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不得不帮他,是我们想帮他。不是他要求我们帮他,也不是他一定要接受我们的帮助。

这样,你给了自己自由,也给了他自由。

发自内心的至爱者

自由是美德的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我们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德。否则,它就会变成一种“不得不”的强迫,关系里的两个人,也会充满怨念地相互纠缠。

即使没有被胁迫,没有必须和应该,人仍然愿意对别人表现出善意,那独立和分离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回归自发自愿的本心。

总结: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我们这么做,不害怕别人失望,不对别人有期待、感激、回报,而是自发的、本能的爱。

六、独立的好处:成熟

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你才能真正自主地,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分离从来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没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一定的,只是,别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却还要去怨别人。

例子:孩子从小被父亲逼迫画画——到了大学放弃画画——父亲的严厉在孩子的叛逆面前失效——父亲去世之前对孩子的道歉——孩子重新拿起画笔——40多岁小有名气。

关系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也许只有放下对关系的纠缠,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