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读书会

【主题阅读】三:《景阳冈》

2021-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绿竹猗猗轻留痕

目标确立:1.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2.分析人物性格。3.树立正确的处事观。

第一课时:1.了解课文内容。2.基本读通文章。3.了解写作顺序,在描写武松的时候,用了什么写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补充资料一:

《水浒传》的写他背景。了解朝廷当时的腐败,以及施耐庵对于朝廷的态度。

(教学目的:言为心声,之所以有这么多快意恩仇行为,是时代所造就的。)

二,分析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心理)

以辅导朗读为主。

补充资料二:一波三折。

从原著中找到关联点:店家不让武松喝酒,对其三次劝告;不想让武松上冈,对其三劝;武松看到榜文,共有三次。

从此拎出一波三折的概念,介绍一波三折的作用。补充《西游记》中的“三借八蕉扇”“三探无敌洞”“三打白骨精”,以及《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感受一波三折之妙。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方面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2.引出一波三折,为让学生明白写作上惯用的手法。可以使情节恰恰好,既能突出故事情节,又不至于文章过于松垮。)

三,分析人物多面性。

第一次激发阅读兴趣:老师简单介绍武松打蒋门神时的原因,分析人物的性格。引导学生去原著中,发现学生更多的性格特点。

(教学目的:四大名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恰恰是因为其塑造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立体鲜活的人物。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少不了从人物入手。)

四,人物性格对比。

补充资料三:

李逵打虎。同样是打虎,他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从所用工具、动作,两个方面与武松做对比,感受人物的鲁莽。

第二次激发阅读兴趣:老师简单介绍两个人的结局,激发学生去原著中寻找原因的欲望。

(教学目的:同是打虎,目的不同,性格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打虎方式。同时也会引学生思考,不同的人物,造成了两个人怎么样不同的结局。)

五,激发兴趣。

第三次激发阅读兴趣:老师简单介绍108将。

补充资料四:

108将对应的是36天罡,72地煞,这是一种道教文化。36和72是很奇妙的数字,孙子兵法36计,武术36招式,皇家园林36景,一年72侯……

(教学目的:只为了解108产生原因,了解祖国博大的传统文化。)

六,问题探讨:

1.为何只能称为好汉而不是英雄?

武松打虎,被称英雄,可后来为什么被称好汉?(打虎是为民处害,所以称英雄。但到为自己恩怨杀人后,只能被称好汉。)

2.好汉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教学目的:俗话说的好,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单从本文看,是正向的,但越是深入到原著中,越是能感受到他们的那种不正确的处理方式。虽然作者是以褒扬的态度,但结合开篇介绍的资料,正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处于和平年代,还是应该学会正确的处事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