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的《军旅生涯回忆录》之五
《我的军旅生涯回忆录》
著者:沈云来
四、在浙东沿海地区的记事(4)
在冬天的深夜里,我们渐渐感到了寒气逼人,有了寒意时,睡意亦同时袭来。我们几个遂进入船舱,以背包当凳子,与旁人背靠背为依托,坐着打起盹来,不一会就睡着了。幸亏无风,在微浪的海上,我们尚能睡得香甜。如遇到惊涛骇浪,那就别想进入梦乡了。不知不觉间,帆船顺顺利利地驶抵桃花岛。我们迅速登上海岛,一刻不停地快步奔向驻地——大红庙。
大红庙作为几十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文工队队员之家。我们在这里驻扎下来,度过了近二百个日日夜夜的青春岁月。第一夜的后半夜,大家席地而卧。每人只有一条布毯,仅以三斤棉花的薄被作盖,如何能御寒?于是,大家只好两人合铺,将两人的小被子拼起来,作一垫一盖地使用。我和陈尧庄这个小鬼合睡,凑合凑合总算解决了问题。但小陈没过了几天就被师首长调去作了抄写员。
陈尧庄的字写得好,但他没有演戏和音乐的兴趣及擅长,故而在文工队派不上用场。然而,让他做了抄写员才算尽其所长。这一调动,对他以后的事业发展起了转折性的作用。后来陈尧庄做了胡炜师长的助手,当了胡师长的秘书。然后,又调到军部,在军事知识上也有了长进。接着,又到了石家庄军事学校去培训,以后,他步步上升,从营级、团级、师级,一发而不可收……他是我们当年参军的学生兵中,发展最顺利、事业最成功的佼佼者。
我们在大红庙驻扎了大半年。那里的生活环境还算不差,依山傍水,门前的小溪日夜奔流,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水全是淡水,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空气也新鲜,四周幽静,岛上无百姓居住生活。因此,敌机也从未到此来盘旋侦察,大概他们认为在佛地是不会有军队驻扎的吧?
我们每天早晨到山坎边发声吊嗓子,活动做操锻炼身体,再分散准备节目,记台词,练口语,做舞台动作等等。早餐后大家就开始排练剧本。节目以歌剧为主,在乐队工作的人,必须始终替演员伴奏,工作起来,一坐就是连续几小时。
几天以后就开始到各团去进行巡回演出了。我们把在宁海排好的几个歌剧到各部队驻地,以营为单位作慰问演出,每晚一场。
演出没有舞台,就用桌子、门板拼搭;没有场地,就利用田间地头挑土垫高,这些都是官兵们自己用劳动汗水换来的。演出战斗场面,就用真枪真弹在后台向天空放。我是乐队搞配音的,有时也得临时上台当个战斗员去表演,所以,也得在脸上作一番化妆。岛上没有电灯,只好用及几盏气灯挂着照明。遇到敌机夜航经过,为避免暴露目标,只好把气灯熄灭暂停演出,等敌机飞过再开灯继续。这样等到演出结束回大红庙休息,已经是半夜了。
我队演出的《刘胡兰》一剧的主角是吴旸,演敌军的大胡子连长是江之昂。老江在1998年萧山湘湖师范校庆时来我家住宿时,他还回忆说:“我在演敌人连长时表演得很凶,在演下令叫手下人斩刘胡兰的头这场戏时,台下观看演出的战士非常愤怒,高喊要为刘胡兰报仇的口号,其中有个战士出了神,动起真格来了,他竟举起了枪瞄准了大胡子连长要开枪打死他。幸亏这时立即被旁边的班长挡住,问他要干什么?可见我们当时的演出效果是非常成功的。真正起到了宣传教育、提高阶级思想觉悟及凝聚战斗力的作用。
兵演兵,是部队文工团的特色。它别具一格,当地的老百姓听到演出时响起了枪声(是为了配合剧情发展的需要)真的以为有敌军来了,一时受惊,到后来才知道,这是我们的部队文工团在演出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