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19-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券你要努力

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看完之后我是心情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同时因为孩子的年龄关系,我找了姊妹篇《小别离》看,这部更是在当时引起了大家关于“中国式教育”讨论的片子。

剧中海清扮演的童文洁是个很不讨喜的角色,她对于女儿朵朵一直坚持高压的教育政策,一切都向考试分数看齐。

她不管女儿的兴趣是什么,没有给女儿充分的理解与尊重,也限制她交朋友,还爱疑神疑鬼,把自己人生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最终让朵朵崩溃了。

可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妈妈是中国一部分父母的形象。

这些父母们,含辛茹苦大半辈子,却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孩子正在爱玩的年纪,为他们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跳舞,学外语,学画画,学乐器……把孩子的童年困在一方教室里和昏昏欲睡的时间里。

等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开始筹备着把孩子送出国去,条件不允许的就努力创造条件,砸锅卖铁、卖车卖房也要供孩子出国读书。

在父母的眼里,成绩好代表着能升入重点学校,如果能出国留学就是镀了金,未来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就意味着人生成功了一大半。

无论怎么说,这些都是父母寄托于孩子的良苦用心,他们希望儿女能够拥有最美好的未来,而迎接美好未来的前提,取决于是否有好的成绩,他们也盲目崇拜于国外的教育就是比国内的教育好,并且几乎都信奉“成绩改变命运”这一标准。

可是这些父母们没有想过,难道出国读书之后,孩子就会比接受国内教育成长得更为优秀吗?

读书改变命运是没错。但也不一定,国外的月亮就比国内的圆,国外的饭菜就比国内香呀。

在我看来,教育对人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父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一个孩子整个人生观的发展。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来自父母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哈佛教育学院曾经出过一份报告,他们跟踪了若干个家庭三十年,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各有不同,最终结果每个孩子的生活状态都大相径庭。

这份报告最后核心观点只有一句话:“你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小别离》里,黄磊饰演的暖心爸爸方圆,一直在调和女儿跟妈妈之间的关系,尽力地去呵护女儿的情绪,很多观众在追剧时都喊着童年欠自己一个方圆爸爸。

而现实中的黄磊,也是数一数二的好爸爸。

黄磊的家庭教育模式一直是范本。在他教育下的大女儿多多,多才多艺,会弹琴,会写诗,会做各种手工,会照顾妹妹,也会和爸爸一起做饭,以及特别爱看书。

多多如此优秀懂事的原因并不是来自爸妈的逼迫,而是家庭的环境和来自爸爸妈妈的影响让她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学习。

对于女儿,黄磊没有刻意希望她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他说,“因为我只有这一生,她也只有这一生,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候就要好好在一起。”

而那些一心想着让孩子出国留学才能接受好教育的家长们,往往是被眼前的现实束缚住了认知,他们所能想到的,是孩子将来要去哪个大学,哪个专业未来最吃香,一味地以自己的想法认定什么就是最好的,代替孩子做选择,而忽视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教育。

陪伴不仅仅是监督孩子完成作业,还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望与需求。盲目地热衷于追求国外教育,也会忽略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所保留的一些关于文化教育的精髓。

有些道理,老祖宗说过的话如今仍然适用。

比如国学中的“道”,讲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我们需要尊选天地的规律来生活。延伸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意味着家长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不以自己的想法剥夺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父母一味地想让孩子获得成功和幸福,却忘记了成功与幸福是建立在什么之上。如果缺乏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孩子不仅容易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或许也会走向平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