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成长录埋点

埋点是什么?

2019-06-25  本文已影响2人  敢敢宝宝

一.什么是埋点?

所谓埋点,是数据采集领域(尤其是用户行为数据采集领域)的术语,指的是针对特定用户行为或事件进行捕获、处理和发送的相关技术及其实施过程。比如用户某个icon点击次数、观看某个视频的时长等等。

埋点的技术实质,是先监听软件应用运行过程中的事件,当需要关注的事件发生时进行判断和捕获。然后获取必要的上下文信息,最后将信息整理后发送至服务器端。所监听的事件,通常由操作系统、浏览器、APP框架等平台提供,也可以在基础事件之上进行触发条件的自定义(如点击某一个特定按钮)。一般情况下,埋点可以通过监测分析工具提供的SDK来进行编程实现。

什么又叫事件(event)呢?在网页上,是那些非http类型的交互:JavaScript的、Flash的、Silverlight的、AJAX的、各种页面插件的交互等等;而在app上,则包含用户点击在内的所有交互。你可以直接理解一个规律,那就是凡是遵守http协议的交互(最典型的就是网页的链接),皆是可以由基础监测代码直接监测到数据的,但非http类型的用户交互,基础监测代码都无能为力。至于app上的所有可点击交互都是event并不难理解,因为app不遵循http协议,所以基础监测代码对它们都无效。

每一个需要我们监测的event互动,都被称为一个“监测点”,为了让这些监测点上的用户互动行为数据被我们收集到,我们必须在这些监测点上部署上专用的事件监测代码(即event tracking code),这些代码需要手工一个一个添加在想要获取数据的监测点上。这个过程被形象化的称为埋点。没错,埋点就是我常常讲的事件监测部署,完全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二.埋点是谁做?

现在公司通常都会有数据产品经理或业务线数据分析师,结合版本迭代过程进行埋点规划。如果是代码埋点,还需要开发完成相应的埋点代码

三. 在什么时间点&在哪里埋点呢?

埋点是目的导向。
在产品规划时就要思考数据埋点问题,如果在产品外发后再考虑怎么埋点,就会导致前期版本用户的数据无法收集,想要看某个数据时就会非常无奈,只有等到新版本完善来弥补。

需要思考要埋哪些点、埋点的形式是什么?,同时还需要紧密结合产品迭代的方向、运营需求,并和数据开发等进行充分沟通以确认:
(1)埋点是否能够得到想要的数据解决/支持;
(2)是否能够得到当前版本的复盘情况;
(3)后续版本能否得到数据支撑
通常的沟通过程以埋点文档为载体数据埋点评审为终结

当前版本的复盘情况:

(1)新版本功能使用情况,是否符合预期;
(2)新功能上线后对其他功能点的影响?是否为整体均有积极作用;
(2)版本运营活动目标群体的特征获取;
(3)新增商业化目标的监测……

后续版本的数据支撑:

(1)规划方向的用户行为分析
(2)画像特征分析

四.埋点的意义

埋点能够帮助业务和数据分析人员打通固有交易墙,为了解用户交互行为、扩宽用户信息和前移运营机会提供数据支撑。

在产品数据分析的初级阶段,业务人员通过自有或第三方的数据统计平台(如TalkingData统计分析平台)了解APP的概览性的用户访问数据指标,包括新增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等。这些指标能帮助企业宏观的了解用户访问的整体情况和趋势,从整体上把握产品的运营状况,但很难基于这些指标直接得到切实的产品改进策略。埋点将产品数据分析的深度下钻到流量分布和流动层面,通过对产品中的用户交互行为的统计分析,对宏观指标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指标背后的问题,寻找人群的行为特点和关系,洞察用户行为与提升业务价值之间的潜在关联,了解组成特定数据现象的原因,并据此构建产品优化和运营迭代策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