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真的防老?
文:林梢雁
1
刘阿姨去世了,今年七十五岁。
怪不得好长时间我没有看到她,原来,近两个月她已经下不了楼了。
刘阿姨和我同住一个小区,住在另一座楼上,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刘阿姨的老伴儿十几年前去世了,儿子也在十年前离婚,孙子跟着她妈妈生活,一套小房子也给了那娘俩。
儿子没有了栖身之地,她心疼儿子,就让儿子和自己住在一起,顺便可以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
就这样,刘阿姨和儿子一住就是十年。
儿子没有固定的工作,到处打零工。后来找到了一份跑长途运输的工作,算是基本稳定下来。
老伴儿去世后,刘阿姨把先前和老伴儿居住的一套老房卖掉,钱给了女儿。因为女儿是接刘阿姨的班,才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所以,刘阿姨总觉得亏欠儿子。
她决定在百年之后把自己住的这套面积大一点的新居留给儿子。这样,一来她心里觉得对待儿女一碗水端平,二来有个像样点的房子,儿子可以再成个家,不至于老来受罪,孤独凄凉。
这个安排倒也合情合理。
2
刘阿姨对孩子有点惯,总是替孩子们着想,什么事情都爱自己忍。
她总认为家里的大事小情会影响儿子跑车,让他分神,索性什么事儿都自己处理,有时候感冒,碰巧儿子出车,她就自己在家里硬扛。
她也不告诉女儿,担心女儿上班辛苦。
所以,就忍。她经常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好多事情都是靠她忍都忍过去了。比如日子艰难,比如头疼脑热,比如邻里关系。
但有些事情不需要忍,刘阿姨也忍了 。
比如,刘阿姨爱挖野菜,却又不敢拿回家择菜,因为儿子嫌脏。每次,都是刘阿姨在她的老姐妹家里择好后才拿回家。
比如,刘阿姨爱吃自己蒸的包子,但儿子嫌弃蒸包子热气儿太多,窗玻璃上都是热气凝成的小水滴,湿漉漉的,也熏黑了墙面,就不允许她蒸。
有时候儿子会从外面给刘阿姨捎回几个包子,尽管外面买来的包子不如自己蒸的包子符合她的口味儿,但她也忍了。
比如,儿子嫌弃外人脏,去刘阿姨家看她的老姐妹,都只敢坐在小板凳上,连沙发都不敢坐。
刘阿姨十分节俭。儿子出车有时候一两天,刘阿姨就凑合着吃,有时候简单做一点饭,有时候干脆喝开水吃馒头咸菜。
其实,刘阿姨的退休金每月有4000多,按理说一个人吃喝应该很不错。可刘阿姨不舍的花,她觉得儿子收入少,还得再娶个媳妇,自己不节俭怎么能行呢?
只要儿子不在家,她晚上从不看电视,从不开灯,只听收音机,或者在邻居家串门聊天。她也很少买菜,如此,一个月下来,刘阿姨的生活费每月只有300多元。
3
年纪大了刘阿姨睡觉少。以前,我女儿下晚自习时,我和老公会轮流在楼下接孩子。
有时候我在专注地等孩子,冷不丁被刘阿姨说话吓一跳。因为她的脚步很慢,很轻,她从一片竹林后面的小路上走过来,我总是没看到她的身影,就先听见了她和我说话的声音。
也许是寂寞,也许是她孙子、外孙女比我女儿大不了几岁,她爱问我一连串的问题。由此,她也推断出来,我和站在这里等孩子的这个男人是一家人。
时间长了,有时候我一个人在楼下等孩子,会想:咦,今天刘阿姨怎么没出来转啊?
近两年,刘阿姨开始觉得腿疼,下楼次数逐渐减少。有时候她觉得憋闷,喘气有点费劲。女儿说带她去医院看看,她坚持说自己没毛病,肯定是感冒好的不利索才导致了这样。
不能下楼,刘阿姨就闷得慌。经常趴在她家的后窗台上往下看,碰巧楼下有人路过或者在干什么事情,她都在楼上搭茬儿。
4
近半年了,刘阿姨越来越觉得没力气,喘不了气。她天天在床上躺着,女儿让她去医院,她也坚决不去,她烦女儿啰嗦。儿子照旧出门跑车,赶上长途,有时候几天不回家。
终于,刘阿姨熬不住了,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说,她的肺癌已是晚期,最大的肿瘤都有鸡蛋那么大,而且肺部已经长满了,还扩散到全身。
怪不得她总是腿疼背疼,五脏六腑都疼。在医院里呆了一周,刘阿姨就病危,医生说,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儿子说不用了,即便是转入重症监护室也就维持一天半天时间。
就这样,节俭一生的刘阿姨走完了她的一生。给儿子留下来一套房子,还有十几万元的存款。
老邻居们都说刘阿姨想不开,如果早发现早治疗的话,完全可以存活几年。
我见过的、听说过的,基本是农村老人有病硬扛,实在感觉很不适,就去村里诊所包点药,如果村里医生也觉得严重,需要去县城或市里做相关检查,他们才会给子女打电话。
在医院做检查的过程中还怕这怕那,怕医生过度检查,怕花费过多的钱。
而有退休金的老人,大多有一定的保健意识,有个毛病也会主动去医院做检查。子女忙的时候,就自己去医院做检查,也比较配合医院的检查和治疗。
我想不通刘阿姨为什么这么悲壮地选择了硬扛。
或许她觉得自己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在乎穿、不想着吃,看着儿女过得好就行。
5
都说养儿防老,此刻,我感觉养儿根本就不能防老啊。
但好像又不能责怪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当儿女正值好年华时,比父母更重要的人和事也都一一出现了。父母,那个曾经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貌似变得最不重要了。
自此,儿女便冷落了父母。
那养儿究竟有什么用呢?
我想,是为了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