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之简明手册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死亡的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不会感染人,不会直接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危害,但是非洲猪瘟病毒对猪与猪产品、食品安全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影响。
非洲猪瘟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是大型的、复杂的虹形病毒,能导致高传染性、出血性疾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圈内为虹彩病毒非洲猪瘟病毒是个复杂的二十面体带囊膜的双股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其病毒粒子包括许多同轴心结构,外部有六角形膜。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非洲猪瘟病毒粒子平均直径大约是200纳米(1毫米=1000000纳米)。要知道我们手机芯片才7纳米大小。
非洲猪瘟病毒粒子它有11个株型,毒力大小各不相同,在基因组水平也呈现显著的遗传差异。非洲猪瘟有22种基因型都是非洲发现的,基因2型在2007年传播到俄罗斯,我国与俄罗斯应同属基因2型。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非洲猪瘟于1921年在肯尼亚被第一次报道,当时该病从非洲野猪传播给家猪,引起了一种死亡率100%的疾病。至1957年之前该病只存在于非洲,之后该病由非洲安哥拉传至欧洲里斯本,上世纪70年代又传至西半球古巴等国。2007年传至俄罗斯,再由俄罗斯传至国内。
非洲猪瘟病毒通过人员,车辆,物品,虫媒(软蜱是非洲猪瘟的携带者与传播者),猪肉及猪肉制品等方式带入猪场。猪是非洲猪瘟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非洲猪瘟病毒在大风扬尘天气是否会跟随扬尘一起进到猪场呢?目前没有这方面资料,不过大家可以想像的到。
大风扬尘天气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是通过口腔,呼吸道以及其它裸露的部位,皮肤的伤口,蜱蝇叮咬,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体内。
在观察到非洲猪瘟临床表现后,非洲猪瘟病毒通过分泌和排泄使排毒达到高峰,包括鼻涕,呕吐物,唾液,粪便,尿液,结膜渗出物,肠道内气体和伤口流出的血液。甚至病猪体表都有该病毒的存在,因此发现有猪患有非洲猪瘟时应予隔离扑杀,不扑杀会成为该病的重要传染源。同时也要考虑该幢猪舍的饮用水可能也被该病毒污染。
非洲猪瘟病毒与环境
非洲猪瘟病毒在室温干燥或冰冻数年仍存活,在环境中比较稳定,能够在污染的环境中保持感染性超过3天,在猪粪中保持感染性能达到数周。能够在室温保存的血清或血液中存活18个月,在5℃血清中存活6年。在腐败的血液中存活105天,在冰生肉中存活数周至数月。在腌制猪肉品中经过112天后不会出现非洲猪瘟病毒。在pH4_10的溶液中比较稳定。
非洲猪瘟病毒不耐热,对高温敏感。60℃加热30分钟或56℃加热70分钟就能被灭活。在pH<4或pH>11.5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会立刻失活。大量紫外线和长时间日光照射能杀灭该病毒。在脂质溶剂,洗涤剂,氧化剂里面很容易失活。器具,衣物,居所使用肥皂水,洗涤剂,碱性物质(如小苏打)等消毒都非常有效。猪场定期对虫媒进行杀灭也会减少它的存在。猪场内消毒剂选用可参照农业农村部推荐方案。
非瘟消毒剂选择方案备注: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消毒剂,可采用1%工作浓度;2、戊二醛类、季铵盐类、酚类、二氧化氯类消毒剂,可参考说明书标明的工作浓度使用,饮水消毒工作浓度除外;3、含碘类、含氯类、过硫酸氢钾类消毒剂,可参考说明书标明的高工作浓度使用。
非洲猪瘟病毒是种囊膜病毒,意味着囊膜是该病毒的外套。
病毒结构示意图囊膜由类脂、蛋白质和糖类构成。非洲猪瘟病毒的外套是寄主猪油脂组成,我们洗碗时用洗洁精就能很快去除掉油脂,那么我们消毒剂中有哪些可以去除非洲猪瘟病毒的囊膜呢?月苄三甲氯铵,癸甲溴铵等都能除去囊膜。在我们使用时配比应以会起泡为好,泡沫越多去囊膜效果越强。去掉囊膜后病毒少了长在囊膜上的纤突(触须),病毒吸附猪细胞的能力就变差了,对猪的感染能力也就变差了,病毒可能不挂也半残了。
非洲猪瘟病毒如何致病
经口感染时病毒首先在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进行复制,然后经血液和/或淋巴转移至病毒二次复制场所_淋巴结、骨髓、脾、肺、肝和肾。病毒进入易感细胞是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非洲猪瘟病毒易与血液红细胞膜和血小板相互作用,能够引起感染猪的血细胞吸附现象。出血机理急性病例是由于疾病后期在内皮细胞中复制的病毒使内皮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引起,亚急性病例是因为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引起。病毒血症通常在感染后4_8天出现,由于缺乏中和抗体,将持续数周或数月才致死亡。因从下颌淋巴结侵入,故现场解剖可能见到下颌处有黄色水肿,血管破裂现象。由于血细胞吸附及内脏器官出血缘故,疫病后期猪出现皮肤较为苍白现象。
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病毒自然感染潜伏期大约4_19天,人工感染2_5天。非洲猪瘟急性症状表现为高温(40℃_42℃),呕吐,厌食。有可能出现鼻出血,便秘,腹泻,肛门出血(黑粪便)现象。用过抗生素与退热药后会采食,3_6天内不出现其他症状。随后体温正常,出现精神沉郁,厌食,不愿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体温下降,全身衰弱,步行艰难等症。皮肤、耳、鼻端、腋下、腹壁、腿部出现紫绀区,有出血斑点等。现常见一般先从母猪与中大猪起先发病,且多见群发。(注:该病呕吐与其它病呕吐区别点在于,慢性胃炎呕吐后仍会采食,伪狂犬呕吐后一般会流涎不止,传染性胃肠炎呕吐不发烧。)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既包括急性的(突然死亡),也包括亚急性的或者隐性感染,这取决于病毒毒力,感染剂量与途径。一般会导致急性症状。伴随高抗体水平,康复猪能保持长时间的病毒血症,而且能在组织中存活数周至数月。
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病率取决于非洲猪瘟病毒是急性还是慢性感染,释放途径和是否存在出血。一般发病率在40%_85%之间。同样死亡率由非洲猪瘟病毒的毒株毒力决定。高致病性毒株死亡率可高达90%_100%,中致病性毒株在成年猪能引起20%_40%的死亡率,在幼年猪中引起70_80%的死亡率。低致病性毒株能造成10%_30%的死亡率。
病理变化
非洲猪瘟有很多种病变类型,这取决于病毒毒株的毒力。急性和亚急性以广泛性的出血和淋巴组织坏死为病变特征。在一些慢性或亚临床病例病变很轻或不存在病变。病变发生主要部位包括脾脏,肾脏,心脏,肝脏,淋巴结。脾脏呈暗黑色,肿大梗死,质脆弱,有时可见被膜下出血梗死。肾脏表面及皮质部有斑点状出血。心内外膜可见斑点状出血,肝脏瘀血,胆囊出血,肺出血水肿等。淋巴结出血,水肿、易碎、常似暗黑色血块。具体图片可参见前文。
诊断
尸检发现猪有以上病理变化时,应属非洲猪瘟典型变化。也可采取实验室检查方法来诊断非洲猪瘟。最方便,最安全,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直接免疫荧光,血细胞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
免疫
抗非洲猪瘟感染的免疫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开发有效疫苗的所有设想尚未成功。主要是感染猪的血清内缺少抵抗非洲猪瘟病毒的中和抗体。
预防与控制
任何情况下,只要有可疑的非洲猪瘟感染猪,应立即进行诊断隔离,一旦确诊即刻扑杀,无害化处理。
1.扑灭非洲猪瘟的暴发,可以进行群体性的扑杀。
2.改善生物安全及公共卫生措施以避免病毒在猪群之间传播。对进入猪场的人员,车辆,物品需要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3.每个养殖者应该处理好本场非洲猪瘟病猪也能阻止该病的传播。
本文参考书籍有第10版《猪病学》第五版《兽医传染病学》《动物微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