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读书感悟

2019年的第一本书《医学的真想》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地中海的风_51b9
2019年的第一本书《医学的真想》

2017年读了70本书,2018年读了59本书,而2019年的读书计划却没有定下来,主要是2019年想改变一下自己的读书的套路,想围绕主题进行阅读,而新年伊始事情很多一直就没去抽出时间来思考阅读的主题,上周女儿发烧感冒的厉害,被迫接回家来,吃药不管用,打针后也时好时坏,同样的药物第一次打反应良好,第二次打就头晕恶心各种难受,着实让我们困惑,终于在中西合用各种治疗各种药物的综合作用下,症状得到了缓解,而疾病的问题缺引起了我的兴趣,带着好奇的心理打开了《医学的真相》这本小册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印度裔美国癌症研究人员,以一个医生和医学研究者的身份去审视医学,带给我全新的视角,也让我对医院和医生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的恐惧。

全书提出三个法则:1为什么敏锐的直觉比单一的检查更有效?2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药物反应不同?3为什么看似有益的医疗方案却是有害的?医学作为最年轻的科学,实际上值得探索的领域太多了,有很多的地方并不符合科学的定义,科学的判断依据是可验证的,而医学很多时候只是出于经验的判断。医学的发展也是随着时代发生着变化,有最初的什么都不做或者用安慰剂和管道治疗药剂(泻药),发展到治疗心脏衰竭的放血疗法,又到血清转移治疗。医学随着技术的革新在发展,技术证明医学具有科学性,但是医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并没有找到太多的科学能够验证的规律。其实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除了生理问题还有大量的心理问题,而病症只是表现出来的一个方面,而医生只是在片面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诊治,大多数都疾病并不一定需要多么有效的干预就可以自愈,比如感冒,治不治都要经历大约一个周的时间,我们手忙脚乱的到医院又吃药又打针,实际上也不过是在做做症状缓解和心理安慰之类的事情,在大多数医生也是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治疗,用药也是尝试和不断试错。而且书中告诉我们,同样的药物不同的人效力是不同的,有的人就非常敏感和有效,有的人却效果不好。而其中的一种思考方式却值得移植到其他领域里,那就是在研究病例时如癌症,一种新药可能对多数人是无效的,而只对个别人有效,也就是所谓的例外,而多数情况下这种药就会被放弃,但是那有效的个例为什么有效往往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新思路。

医生对疾病的治疗其实也很少有非常确切的规律可循,他们也是经过大量的案例积累形成的一种直觉,依靠直觉来判断治疗,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省立医院检查出癌症而去了肿瘤医院又被告知不是恶性肿瘤一个道理。

书中提到了两个有趣的例子,一个是关于天文学的,人们开始时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天文学家发现行星和太阳运行的过程中轨道匪夷所思,规律特别复杂,1521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星星的运行在哥白尼的理论下仍然与实际观测有差距,布拉赫提出了一个模型:星星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围绕地球运转,这个模型很好的解决了很多轨道不准的问题,但是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火星,用什么模型都解释不通,而布拉赫把这个问题给了开普勒,通过开普勒研究发现原来日心说中星星都应该遵守椭圆形轨道而不是圆形轨道,完美的解释了火星的现象。这跟医学上曾经研究的自闭症理论很相似,自闭症儿童往往是家族遗传,并且父母年长,很多科学家认为是于神经发育有关。20世纪60年代,对精神分析和行为学思维的影响,提出了新理论,自闭症是父母对孩子感情冷淡的结果。所有的自闭症现象都跟这个结论相符。冰箱母亲是这一理论的代名词。后期研究发现,自闭症跟基因有关,基因变化导致脑回路结构异常,跟冰箱母亲无关。大多数疾病的模型都是混合模型,这种混合模型做了错误的引导,让我们无法全面了解疾病。所以对一些特例的思考可能正是医学宇宙中的那颗”火星”。虽然是医学的问题,其实我们工作中或者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问题里,也有时会出现一些例外,而正是这些例外也许就能让我们发现一个新的规律或模型,让自己豁然开朗。

医学中有很多让人充满希望到错误观念,如彻底切除乳房能防止乳腺癌的复发,就是一个悲惨的故事,研究发现完全切除乳房的根治性手术并没有降低复发的概率。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人类对医学真正确定的事情太有限了,医生们只不过就是运用自己的医学模型结合经验进行尝试性治疗,比一个修电脑的人和修汽车的人还不靠谱,看完了这本书,是不是对医生多了一些理解?是不是对疾病多了一些无奈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