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高中
青春是一去不复返的旅行。往往存在的时候漫不经心,待留心时却已不复少年。
--题记
高中的孩子,总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单纯气质。心灵很干净,与人的交往往往也都是大大方方。每天唯一的忧愁似乎就是,今天的作业布置得有点难,可能没法儿很快完成了。
犹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几乎每天早读的时候都是勉强撑着自己睡意朦胧的双眼,一边打哈欠,一边读着课文。
那个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早读结束,上课之前短暂的休息时光。周围环境的嘈杂,阻止不了一颗想要休息的心。
而当上课铃声一响,老师踏进教室,一个个趴着的小脑袋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抬起。
那个时候,身边的每个人都很拼命,目标很明确,都想上一所好大学,为自己,也为家人争口气。
我清楚地记得,每次排名公布的时候,大家就会蜂蛹而至,围在前门前那片狭小的区域。
有一次,成绩单张贴得太晚,同学们争相查看,竟把数学老师关在门外将近五分钟。
我曾经的一个班主任说,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有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才会挤着去看成绩,那些排名靠后的同学也会去看。他们也会去分析自己这次考试哪里做的不好,也在默默的努力,偷偷的较劲。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每个人都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分析着自己,寻找着进步的方法和未来的方向。
谈到数学老师,我就记起来她在我们班有一个昵称“萍姐”。我是,在高一下学期重新分班之后,才第一次见到这个老师。
和我上一个数学老师一样,非常干练。可能跟其他备课组的老师比,她不是最好看的,但她自带光芒,特别幽默,整个人散发着阳光的气息。这一点对于处在高考备考期低气压的我们帮助很大。
我记忆中,她讲知识点很通透,讲课节奏把握的也特别好。对于像我这样数学基础很弱的学生,她从不强求我们用一些技巧解题,而是告诉我们,只要用通用的方法一步一步解出来就好。
我印象很深,有一次上课前,班主任拿着成绩单分析了我们班在四个文科班的排名情况。铃响之后,班主任离开了教室,但余威还在,班级里弥漫着低气压。
她特别逗,推开门走进来,看见我们班的情况,把书放下,又拿起书,出门重新进来了一下。
还调侃道:我还以为自己进错班了!一次考试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也又不是高考。不值得你们这么难过。就算是高考也没什么。你的人生又不是只有高考。好好分析自己这次错在哪儿就行了,没必要沮丧。原话我记不得了,大致就是这样。
提及数学老师,我忍不住又想说说当时的班主任。 其实我们班主任人也挺好的。
我记得学校之前有个选“最喜爱的老师”,我们班投票最多的是数学老师,隔壁班则是我们班主任。
他特别负责任,经常没事的时候就来班里转一转,看看我们学习的情况。
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有礼貌,不仅对那些跟他一样的成年人,对我们也是。我们自习的时候他会守着,但他一般都是特别安静的守着,尽自己所能给我们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氛围。
有时候有一些事情要通知,他也是自习快结束的几分钟,才板书在黑板上。
我记得快高考的时候,他在自习时找同学谈话,也是这样。特别安静,就是轻轻示意一下,尽量不打扰到其他同学。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好!
想想就感觉自己挺幸运的!不管是分班前,还是分班后,碰到的这些老师都特别负责。
自己当时,高中文理分班毅然选了文科班,倒不是因为自己的文学底蕴多好,只是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更喜欢这些文科的东西,学起来会更得劲儿。
可能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大的挫折,我一直觉得,兴趣比适合重要。
充满兴趣地做一件事,整个人是有灵性的。而适合呢,在我眼中,有时候就是一种应付式的机械工作。
总有人说自己不快乐,整天重复地做着这些枯燥的工作,却又找不到真正的快乐。
其实,原因很简单啊!
很多时候,因为浅尝辄止,我们放弃了很多可能再了解一下,可能就会成为钟爱一生的东西。我们功利性的追求,不停的挑拣,企图找到一棵能一劳永逸的金树。
心境的浮躁导致自己难以专一地做好一件事。这是我此刻的想法,可能粗浅了些。但我确实这样想的。
想要快乐的话,不妨简单点儿,找准所爱,坚定不移!
青春的故事还在继续,人生的列车还在飞驰。希望下次再回想起这些人、这些事的时候,自己已经成为了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