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美国援助 苏联根本就不是德国的对手!
如果没有美国的SPAM罐头,我们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去养活苏联红军。--赫鲁晓夫
1941年6月22日,苏联迎来了自己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德国用190个师组成的3个集团军群,如洪水般攻入了苏联境内。在随后的半年战争中,299万苏军官兵战死前线,还有多达20500辆坦克与自行火炮被击毁,17900架飞机战损。原本有550万人的苏联常备军,一开始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没有美国援助 苏联根本就不是德国的对手!
熊熊燃烧的苏联村庄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在德军狂风般的攻势中,苏联主要的工业与农业产区相继沦陷。截止到41年底,苏联损失了自己45%的人口。
在产能与资源方面,多达71%的铁、58%的钢、57%的有色金属、63%的煤以及42%的电力,也都伴随着大量土地沦陷而丧失。
农业方面同样紧迫。苏联大约84%的甜菜产地、45%的牛与68%的存栏猪被德军缴获。工人的口粮配给被降低到只有800克/天,普通职工更是只有500克/天。
没有美国援助 苏联根本就不是德国的对手!
德军的伶俐攻势 迫使苏军节节败退
不论是哪个方面,苏联都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就在战争刚爆发几天后,苏联驻美国大使就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了一份18.4亿美元的军购订单。斯大林也亲自向英美方面表示:给我们高射炮和铝,我们能坚持3-4年!
随后三国领导人正式开始商讨援助事宜,并于10月1日达成了第一次援苏协议。来自英美两国的物资开始从伊朗、北极航线和太平洋这三个方向,源源不断的输入苏联。最先抵达的是多达20万吨的小麦、鸡蛋、牛奶等食品。
没有美国援助 苏联根本就不是德国的对手!
正被分发给儿童的美国援助食品
当时的苏军正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很多士兵都在靠着掺杂木屑、茶叶的少量列巴与咸鱼咸肉度日。这些物资的抵达毫无疑问的解决了苏军的燃眉之急。美国的援助粮食,帮助苏军解决了燃眉之急。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SPAM午餐肉罐头。这种食物因为糟糕的味道被美军视作和淋病一样可怕的东西。但在苏军眼里却是无价之宝,甚至出现了很多苏军围抢一个罐头的事情。同时,为保障冬季作战的顺利,雨衣、军靴、冬装也同时抵达。
大名鼎鼎的SPAM午餐肉罐头
英美物资撑起的卫国战争
没有美国援助 苏联根本就不是德国的对手!
美国的援苏武装从多个方向上输入苏联
截止到战争结束,英美共计向苏联交付了超过1700万吨,大约98亿美元的物资。但在一开始,租借法案的作用并没有受到苏联人公正的评价。由于那个年代战时数据多为保密,所以苏联史学界不乏用数据注水、只谈数量不谈质量等方法来抵消,淡化租借法案的作用。
比如在某份资料中声称,1945年的苏军拥有超过60万辆机动车。但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的解密资料却显示当,时苏军总共只有不到38.9万辆汽车。其中的很多卡车还都仿造的美国20年代福特AA的GAZ AA与GAZ AAA。这些落后产品最大功率只有50马力。而盟军援助了足足11万辆斯图贝克US6卡车。这些80马力的怪物成为了苏军炮兵的运输主力,从牵引榴弹炮再到充当“喀秋莎”火箭炮的底盘,它们几乎无所不能。
斯大林就曾经亲自给斯图贝克公司写了感谢信。连朱可夫元帅评价它们时都说:如果没有斯图贝克卡车,那我们的大炮将很难运送。
不仅如此,从1941-1945年,即使算上开战前的半年,苏联汽车产量也只有大约34万辆,火车头产量更是只有可怜的807台。而盟军则援助了超过40万辆汽车与2100个火车头。毫无疑问,盟军的车轮就是大纵深作战的基石。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资源中,首当其中的就是黑色黄金—燃油。苏联的航空燃油一直是其短板。在战争初期,苏联的Б-78航空燃油产能无法满足当年的总需求。而且该燃油的辛烷值极低,性能很差。这让初期损失惨重的苏联空军陷入了既缺兵力又缺燃油的窘迫境地。
但是租借法案解决了这一问题。英美与加拿大的炼油厂共向苏联提供了大约1935万吨高品质的航空燃油、航空燃油原料与润滑油。其中多达1186吨的航空燃油,占到苏军战时航空燃油总产量的约26%。为满足需求,战时的苏军经常将国产的Б-78燃油与这些租借油勾兑。
除了燃油外,盟军还向苏军提供了超过18300架作战飞机,大约占到苏军作战飞机产量的13%。值得一提的是,苏军作战飞机的产量也饱受质疑。苏联空军司令、空军主帅诺维科夫,也因为在战时生产粗制滥造的劣质飞机而被逮捕。因此,有些俄罗斯学者认为,租借飞机占苏军产量的比重应当上升到15-20%,甚至更高。考虑到东线空战苏军数以万计的损失,如果再失去大约3分之一的高品质燃油与10分之一的飞机,那么空战的结果必将更加惨烈。
令人惊奇的不光飞机的产量。整个苏联军工能在遭受重创、转移之后生产出数量惊人的坦克、火炮,堪称是二战一大奇观。但如果我们从租借法案中细细深究,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飞机的主要材料:铝。苏联在列强中是一个极度缺铝的国家。正如前文所说,斯大林求援时最先提出的就是高射炮和铝材。盟军共计向苏联交付了301-328万吨铝。如果只计算苏联1941年6月到战争结束时的铝产量,那么租借铝将占到苏军铝产能的106-125%。要是没有这些铝,那作为苏军标志的T-34中型坦克也必然减产,因为它的发动机也需要铝。
除了铝以外,盟军还在1942-1944年间,向苏联提供了高达197500吨TNT炸药,占到了苏军同时期产量的54%以上。其次,制造TNT炸药与弹壳的甲苯、铜一样离不开盟军。苏联在二战时期生产甲苯207600吨,而盟军提供了104400万吨,比重同样高达50%。盟军提供的36.7万吨铜,也占到了苏军生产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如果离开了这些援助,那苏军弹药供应将出现严重短缺。
苏联军工厂在1941年的大转移中,丢弃了相当数量的设备,有的工厂甚至损失高达了一半之多。他们之所以能够快速重建,是因为盟军为他们提供了44605台金属切削机床、13314台锻压设备等大量机械制造设备。前两种设备虽然占的比例不超过40%,性能远比苏联自产机床要更好。它们往往被集中在主力工厂,比如生产了超过2万辆坦克的苏联第183坦克厂。
如果没有英美援助的立式机床,那么183厂根本无法加工1600mm直径的炮塔座圈。该厂上万辆T-34/85的产量将永远无法实现。
1945年,一位美国工程师访问斯大林格勒工业区的时候,就发现该地几乎一半的生产设备都来自美国。英美还援建了至少1000座苏联发电厂,解决了阿尔汉格尔斯克的供电问题,也为苏联军工提供了充沛的能源支持。
苏军装甲洪流的背后是大量美国援助
最后,对于钟爱大兵团作战的苏军来说,租借法案补齐了苏军在通讯技术上的巨大短板。苏联在1940年只实际生产了不到5000台无线电台。开战时只有大约10-20%的坦克配有无线电,很多坦克兵甚至需要靠旗语指挥。盟军为苏联提供了超过4万台无线电以及包括1000万根电子管在内的大量电子元器件。在这些电子元件的帮助下,苏军无线电工业开始起步,生产了10万台左右的无线电。
战争中,苏军总共铺设了168.7万公里的电话线,其中只有23.1万公里是苏联自产,剩下的都由盟军提供。维护这些电话线路所需的16914个充电装置,也只有630个来自苏联。
正是在盟军全心全力的援助下,苏军从军工制造到通讯指挥等战略环节,才保障产量,并最终攻克柏林。
没有美国援助 苏联根本就不是德国的对手!
冷战结束后,很多苏联的战时经济与军事机密都已经解密。前辈们曾经无畏地血战纳粹,后辈们自然要有正视租借法案巨大作用的勇气。正是因为团结合作,人类才得以赢得那场捍卫自由的战争。来源:一红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