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老闹剧,一味长效药
关于去年沸沸扬扬的孙杨闹剧后续,媒体和大众好像集体无视了。也是,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有了兴奋点,这拨吃瓜群众们也就洗洗睡了。说实话,已经好多年没有正儿八经地关注过孙杨了,只是记得舆论把他捧上天的时候,他是国家的骄傲,是帅哥,是中国泳坛的希望,是阳光自信的新一代中国好青年;当由于各种原因惹出麻烦的时候,他就成了巨婴或者脑残,是让国家丢人的败类。当然也有人替他鸣不平,提出各种阴谋论,是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和孙杨的羡慕嫉妒恨,还有人大骂老外欺负人,制定的规则不符合中国国情。当然也有一些理性的声音,可惜被淹没在这些唾沫星子里,实在不容易翻出来。
跟他相关的国家泳联、他老妈、他的团队,也在那场风波中被推到风头浪尖。国家泳联咱不了解,事件过程中一直是态度模糊,国际仲裁结果出来后,好像正式代表官方表态服从国际仲裁结果,并谴责了孙杨无视规则的行为,估计对他影响到业绩,肯定恨到牙根痒。他老妈就不用多说了,护犊子有余专业不足,并差点殃及池鱼;据说首批聘请的律师和翻译团队好像不错,但因为画风不符合孙杨经纪人团队预期,中间。。。就被炒了。最终,孙杨不得不接受8年禁赛的后果。这就意味着,作为运动员的孙杨,从此彻底告别泳坛了。
看到这个信息,第一感觉是五味杂陈。习惯共情了孙杨、孙杨他妈、孙杨教练团队、国际仲裁组织、中国和国际泳联等几方的感受后,对照网上如潮涌般的评论,感慨当明星不易,而问题明星遇到猪队友,就更是难上加难。可以这场甩锅大战没有了后续,让我这种愿意吃回锅肉的群众连围观机会都被剥夺了,只能靠脑补了。
到底谁适合当第一背锅侠呢?其实孙杨肯定跑不掉。虽然他可以甩锅他妈妈和团队的不专业,甩锅仲裁机构的自大和傲慢,甩锅中国足联的管教不严,或者干脆甩锅自己的运气不好。可以甩完锅呢?生活不得还要继续吗?何况,各方肯定表示"哥不接你的锅"。
从一个吃瓜群众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虽然很复杂,却值得深挖一下,至少可以从中学习点东西,比如,学习如何评价一个人。这种极端事件恰恰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里面涉及到心理学、伦理学、法律与责任、名人的社会道德等等方面的内容。但究其根本,把名人光环拿掉,把各种猪队友、各种组织都忽视掉,一些网民给他打上"巨婴"标签,应该属于网络暴力了。因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发生什么情况,一个人都不能被标签所定义,这是"人"的尊严和内在本质决定的。不管古今还是中外,对人性的判断有一个基本共识:人性是复杂的,是善恶交错的。无论佛家的"回头是岸"、基督教的"赎罪"还是儒家的"修身",都是建立在这种人性共识的基础上。所以给一个复杂的人性打标签,连上帝都没有尝试过,只是断言"人类是有罪的",人家说的这个罪是"原罪",是因为人类的原祖背叛了他老人家,所以才会咬牙切齿地给子子孙孙们打上烙印。而我们不是上帝,所以不能简单地评判一个具体人的"人性",更不应该武断地贴上"好坏"标签,但可以对人性导致的行为保持足够理性。这种逻辑扩展到人际关系领域,就是应该把"人性"与"行为"分开,不把人一棍子打死,相信虽然"本性难移",但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修行"改进的。这样才不会对自己失望,陷入虚无或空虚;也才不会对人类进步绝望,传播正能量。
从孙杨来看,他就是一个成长中的青年。有人性中的"好与坏",欲望,道德,野心。。。这些东西成就了他,也把他推到今天的境地。从人性角度,无法简单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不公平,不理性,也是不尊重的。但在人性驱动下,他的行为确实有"对与错"之分。他的勤奋是对的,但不自律是错的;他为成功付出努力是对的,但对荣誉光环产生的幻觉是错的;他的自信是对的,但自负是错的;他对妈妈的信赖是对的,但一味盲从是错的。我们不能期望一个人是完人,即使牛x如孙杨也是一样。但我们应该学习他正确的行为,而对他不正确的行为有判断力。在他被捧上天的时候,不轻易跪地膜拜,在他被摔在地上的时候,就不要非得再踩上一只脚,这是理性行为,也是公民社会的基本素质。所以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如果能秉持"人性无绝对好坏",能对人性产生足够的警惕,不轻易相信或不相信,也不随便贴上"对与错"的标签。如果非要学习上帝,说别人是有罪的,只要不怕被上帝白眼,或被神父谴责,倒是可以一试。不过还是学佛家更简单一些,"人皆可成佛",是一种悲悯的情怀。只可惜这种情怀是修来的,普通人很难真正获得。从孙杨的具体行为看,确实能判断出"对与错",但犯不上所有人在网上进行口诛笔伐,因为这是孙杨自己需要承担责任的事情。当然,作为公众人物,可能还会涉及消除负面影响的问题。倒是中国羽联、孙杨妈妈、那些粉丝们的心灵需要抚慰,那也是人家的课题,不需要吃瓜群众们操闲心了。但如果所有人都能从中学习点东西,就是最大收获了,否则,孙杨的学费就真白交了。
当然,作为一个家有熊孩子的妈妈,在这种时候,对孙杨妈妈还是心怀同情的。虽然她也是孙杨事件的始作俑者之一,但何尝不是受害者呢?在对孙杨的教育中,她戴上多大的光环,就不得不承担相应责任。何况,对一个妈妈而言,对于自己孩子的问题,是不会考虑甩锅问题的。而且有些锅也甩不掉,不仅妈妈甩不掉,整个家庭、社会还有孙杨自己,都无法甩掉。因为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白纸一张,人性是在教育中不断成长的。这种个体的人性虽然不能被"好坏"简单标注,但可以被滋养,被引导。一个理性、宽容的家庭,尊重规则与尊严的社会,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善";而充满无知、粗暴、封闭与纵容的家庭,不重视理性、尊重与规则的社会,则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恶"。同时,对这种人性导致的"好与坏"的行为,也是家庭和社会能够发力的地方。除此之外,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所担负的责任同样重要,这也是公民社会必备的要素。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很多教育孩子的书中,主张权威者(统称,指师长和所有都孩子有影响力的人)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标注人性。比如称赞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聪明是天赋,与人性近似);惩罚孩子不良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这种才会让孩子接纳自我,而不是自我攻击和怀疑;让孩子努力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不是投机取巧或甩锅。当然,人性滋养是更重要的课题,涉及得东西太多了,需要每个人的觉醒,整个社会的努力,还要有宗教和信仰助力,理性与科学掌舵,就不是一言半语能讲清楚了。这是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课题,普通人实在是很难驾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