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原理从生命到慧命

老子核心思想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12人  觉太极崔云鸣

老子核心思想

老子那个年代,文字并不发达,当时的文字应该处于甲骨文与大篆之间,掌握文字的人,应该属于宫庭上层建筑王侯之人。老子著《道德经》上下五千言,我们竟能统计出一百多个“无”字,这绝非偶然。

无,是老子宇宙观与本源哲学,一切都是从“无”开始,大到宇宙体系,小到个体生命与行为模式,都和无字相关,没有这个“无”,一切都谈不上,老子哲学也就建立不起来,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也就建立不起来。

文字是心之象,老子本身又是隐居与修行之人,所想、所修、所行全都在一个“无”字上参透了功夫。老子第一章;无,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整个天地万物都是从无中开始的,当你屏息隔空聆听这个世界的时候,大音希声,妙不可言……

中国禅宗始祖达摩和尚面壁九年,闻蚁声如雷吼,这对于常人来说,就是“无”,就是不可思议之事,但对于达摩来说就是“有”。

任何理论的建立,都必须把人的存在和人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人是为了更好生活而学习,否则意义就不大。

“无”的思想对于个体生命来说,是指人的精神与意识,它看不见,摸不着,即是无又是一种存在。无的思想还体现在人体的中心位置:心理层面,情感层面,同样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说:无的世界是全阴的世界,是暗物质世界,是精神与意识的世界,是情绪与心理世界。

今天,科学如此发达,最前沿科学已证明了真空并非空无一物,所谓虚无其实还是存在着某种物质的能量,为什么虚无会产生出东西来呢?因为虚无本身就是某种东西。量子力学已经预示了:真空中蕴藏着大量的本底能量,即使它在绝对的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我们简称为“真空零点能”,即老子的“无”的世界。

二千多年前,东西方从认识论的起点就不一样,首先是格局不一样,老子是从“无”开始,揭示一个崭新大宇宙观念。古希腊人从点线面,从有开始,一点点建立起逻辑认识论,在同一起跑线上,老子就领先了二千多年,难怪西方大哲海德格尔把老子格言装裱好放在自己书房里,天天去拜读,因为海德格尔也认识到“无”,但只是在表面上。他是这样说的:“无”是从深深无聊中和人生此在的深渊里冒出来,在那里,“无”就是把整个世界置入了可疑的,最令人惶恐不安神秘状态之中。

在海德格尔那里:无是无,有是有。在老子那里,“无”是某种“有”,“有”是某种“无”,即对立统一,又相互依存,变化无穷,即是宇宙观,又是发生论。

穷理尽性,以致于命。

中国太极拳,搞清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你无法动。太极拳一切基础核心就是一个“无”,离开了“无”,太极拳就失去了基础,应该唤作其它拳种了。

太极拳和无,总源头应该是老子这里,太极拳源自道家思想体系,出自于道教人物,应该是可信的。创拳有两个必备要素:思想与时间,道家道教都是具备了。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概念,一是思想体系,一是宗教组织。太极拳发生与发展与陈抟,张三丰、张松溪、王宗岳、陈清平等人肯定息息相关,但一定不是哪一个人创拳的。一定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多元发生,累积而成的。

太极拳的无是建立在“无极”基础上,无极,两个字就是天地人合一,放下人世间所有、所思、所想、所有后天即成东西,变成一无所有。这是太极拳精华与基础,一下子和其它拳种分离开来,首先是思想观念不一样,认识论与方法论也不太一样。

太极拳高手从表面上你是看不出来,文质彬彬,气宇不凡,由内向外透着自信,因为是从无中建立起内在体系,人的骨骼气血都发生质的变化,所以才自信从容。中国的文明也由此“无”中产生,临危不惧,厚 德载物。太极拳的“无”,是从站无极桩开始,建立起天地人的概念。要求松了又松,无欲无求,空空荡荡,如同婴孩。致虚极,守静笃,慢慢体会:“万物并作”的意境。

站“无极桩”,就是寻找新的能量,这新的能量已在“无”中沉睡。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就对“无”(量子真空)进行过生动描述:量子真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空间,它充满着时隐时现粒子和零点能线值上起伏不定涨落的能量场……也是老子所说的:无物之状、无物之象、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 其实这也是太极拳的奥秘,太极拳也是从这里入门。

改变原有习惯,除掉后天普遍的认识,对于练太极拳人来说无疑是最难的。后天的欲、僵、滞已形成多年,通过练无极桩、调身、调思、调心回到婴儿状。改变观念比改变一招一式更难。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看到他的一个学生练拳多日毫无进展,严厉对他说:去站桩,先站三年再说,这个学生很是听话,老老实实站了三年桩,后来功夫大进,殊不知功夫是从桩里出来的,从“无”里出来。

如何从无中生有,这是一个观念的颠覆,太极拳一定是从“无”中进去,无极生太极,生出阴阳,生出全有,生成天地人混元的精神,这是太极拳“核动力”起点。

无,是老子大宇宙的概念,对于普通人:即生即死,既无即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