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古中医

中医四大经典辨析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30人  光明中医网校
光明中医经典支柱课程

中医四大经典命名的由来

四大经典在中医界有口皆传,但所指为何?说法不尽一致。

所谓四大经典是四部中医药著作的总称。这一名称出现的时间并不久远,最早见于五十年代末的一些出版物中,如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在1958年10月编著的《金匮要略译释》的前言中称《金匮要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为中医经典著作。1960年6月参加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编审的专家、学者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名为四部古典医籍,作为这套教材取材的基本依据。近些年来在某些书籍、文章乃至讲课、报告中也常常提到中医四大经典,但几乎都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四部书。

上述表明;中医四大经典的命名,大致有三种意见,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一致认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属于其例无疑,不同之点在于四大经典的另一部著作,是《难经》?还是《神农本草经》?抑或《温病学》?对此,大有加以推敲的必要。

温病学

中医四大经典命名的依据

中医四大经典的确定,尽管是后人所为,但在数以万计的古医籍中,唯独选定四部著作称为经典,自有个中道理。笔者认为其命名的依据,至少有三:

一是时间性。古代医籍是指古人编著的医学著作,从时间概念来分一般以清代为界,而能称之为经典者,在成书时间上应为古代医籍中最早的,符合这一界限的首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49年)的《黄帝内经》与《难经》、其次为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的《伤寒杂病论》(晋代王叔和将此书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与《中藏经》。根据这一界限,《温病学》显然不在其例,因为此书是出自于当代人之手的,1960年以后才问世的中医学院教材,既然不是古代医籍,又何谈是经典著作呢?

二是代表性。古医籍浩如烟海,而能称为经典者仅仅以成书时间的早迟来确定是不够的,还应具有学科领域的代表性,其中《黄帝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综合性著作,在中医学整个领域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的奠基之作,总结了秦以前药物学发展的成就。而《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分别属于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的代表作。至于《难经》与《中藏经》成书时间虽早,但其代表性与上述四部著作相比略逊一筹,从这一点来看,如将它们也列入经典范畴,不无商榷之处。

三是系统性与权威性,这是判断经典著作的重要依据。系统性是指内容自成体系,相对完善。权威性则指书中听述,虽非句句是真理,但不少论点可作为后世著书立说的基准。这两重特性四大经典均具备,而以《黄帝内经》为最。书中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以及整体观念、天人相应等学术思想,千百年来,不仅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而且为历代医家所宗,《内经》所言往往被奉为圭臬,权威性极强。而与四大经典同时代的《难经》与《中藏经》,由于其内容比较局限,故不能大经典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中医四大经典,非《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四部著作莫属。

作者:巢因慈 郁觉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