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散记

日常散记(247)

2025-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职场女叫狮

俗话说:懒人病多,闲人愁多。拜伦说过:“忙碌的人没有时间流泪。”

这事我是真体会到了。

年后天气反常,那人正好在家,我的懒病就犯了。成天除了看书码字,家务基本上是那人承包了,其结果是我病了一场又一场,我对那人说:我这是找了一个勤快老公的福利。

他笑着说:我就爱做个饭,其他搞卫生的啥的也做不好,是你自己最近撒懒不爱动的,怎么成了我的事。

也是啊,他就做个饭,搞卫生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最近撒懒,我也很久没有彻底搞了,就连这一段时间洗衣服的事也是那人自己扔进洗衣机自己随便洗的,我好像早已没有像之前那样先手洗再机洗的仔细洗过衣服了。真是越老越懒呀,活该这一段一场接一场的病缠着我。先是感冒,相继而来的就是咽炎犯了,再就是血压也高了,连锁反应。还真是一点懒都撒不得啊。

都是身体不适惹的祸。我安慰自己。身上不痛快,自然就没精神干活,我嘴里这么安慰着自己,但心里还是充满了自责。

说到底都是太闲惹的祸。太闲了,情绪不好,情绪不好,健康自然就好不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算是领教了。

有人说:最好的良药是心态,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深以为然。

南怀瑾曾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通常是受情绪的影响最为有力。情绪的作用,是来源于生理禀赋,是由于身体内部健康状况的作用。换言之,健康与不健康,和情绪关系很重要。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意气风发,一心想要施展抱负、整顿职场。可他常常恃才傲物,得罪了不少人。他出入朝廷,最终做了很大的官,却在回家奔丧时,被趁机打压。他情绪失控,感觉自己被抛弃,满腹委屈,心情郁结,日积月累,终于大病一场。家人遍访名医都无计可施,关键时刻,一个丑道人给出了指点:岐黄医世人之身病,黄老医世人之心病。改行黄老之术,则心可清,气可静,神可守舍,精自内敛,百病消除,万愁尽释。他推荐这个郁闷的年轻人再读《道德经》。而年轻人也颇有慧根,逐渐领悟了自己的病是心病,此后放宽心胸、调整心态,病也慢慢好了。

周国平曾说:人的身体是受心灵支配的,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心烦意乱,疾病不请自来;心平气和,百病皆能平息。

人生下半场,一定要懂得,最好的良药是心态,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就好,不要说出来。这是生病时间长了感悟出来的。

看到这样一句话:痛苦不要对人说,百分之二十的人看笑话,百分之八十的人不关心。很是认可。

身体不好千万不要到处跟人说。对自己的病情、私事三缄其口,不是冷漠与疏离,而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只有克制自己的表达欲,学会沉默,才能给自己留出时间和空间,治愈自己。

张口闭口就是“病”只会惹人烦。稻盛和夫说:不要把自己活得像落难者一样,急着告诉所有人你的不幸。人们的同理心都是有限的,开始时可能会同情你的遭遇,时间一长可能会心生厌烦。

这世上,终究是感同身受少,冷暖自知多。不要向太多人透露你的痛苦,因为无关紧要的人并不关心,还有一部分可能在看你笑话,很少有人能真的共情你的遭遇。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难过时,希望有人安慰;疲惫时,渴望有人陪伴;委屈时,盼望有人理解。但往往事与愿违,期望值太高,不仅得不到想要的,反而让自己更加痛苦。没有人有义务一直安慰你,没有人乐意充当你的情绪垃圾桶,千万不要把自己活成祥林嫂,在他人的眼光中活得不像自己。与其不断诉苦,时时抱怨,不如坦然面对,想办法解决,活成自己的摆渡人。

季羡林先生曾说: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人生太短暂了,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与其奢求他人的关注与在意,不如将视线放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的医生,锻炼好身体,收拾好心情,管理好生活,打理好自己。珍惜当下,以健康的姿态,微笑面对未来的每一天,才算不负此生。

现在的大环境,还是尽量少社交吧,都太现实。其实比什么都没有比命长厉害。祖宗说得好,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好好待自己,多活几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