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赎,从放弃取悦开始

2019-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平平无奇的兔子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认为,对他人过度友善,已不再是值得赞美的性格,而是一种病态,名为“看管人性格紊乱”俗称“取悦病”。

患有“取悦病”的人表面没有什么异样,但在私底下内心冲突很多。他们容易妥协,害怕别人的否定;他们总是刻意迎合别人,无比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活在别人的看法里。

这一切的背后,大抵源于缺失的独立人格、扭曲的价值观念以及对自己的极度不自信。

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从小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偶尔回家一趟,等她第二天醒来,人已经走了。好不容易能有朋友的陪伴,可是小伙伴闹了矛盾,一句“我不理你了”,就把她孤零零丢在风中哭泣…这是她记忆中的童年。

正是因为缺爱,女孩长大后开始习惯性的取悦别人。她记着所有朋友的生日,她竭尽全力的做男朋友喜欢的事情,她害怕与任何人冲突,她通过讨好来获得别人的喜爱和夸奖。

或许,她以为她几乎快要忘记的不幸童年,酿成了她一辈子难以矫正的“取悦病”。

有人曾总结了大多数人长大后活得憋屈的方面,称为“八大委屈”。

都不容易;你喜欢就好,随便吧;别管我了;忍一忍就过去了;别伤和气;那好吧;可以,没问题,再晚我也会做完;习惯就好。

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认可中,一旦求而不得,他们就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他们无法为自己而活,所以压抑、委屈、抑郁、甚至愤怒。

《少年的你》中,陈念在学校受到霸凌,喊着眼泪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告诉她忍一忍,再忍一忍,一切很快就会过去。于是,她在被同学追赶被迫藏在垃圾桶里拿出电话拨给警察又挂断,于是她选择把委屈藏在心里谁也不说。

有些父母,本身就是取悦性人格,他们自身的自尊和价值感都很低。和别人家的孩子起冲突,他们往往会不问缘由的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他们明知不是自己孩子的错,也会牺牲孩子的需求,去照顾别人家父母的脸色。

一味的自我牺牲、自我压抑、自我委屈和自我矮化有一个尺度,一旦逾越底线,就不再是“谦让”,而会让孩子从小缺乏自我价值感。

每个人都并不是一个可以即用即充的电能小太阳,消耗自己给别人带去温暖。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温暖,都需要阳光,而这种慰藉必须是相互的。

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自先沉稳,而后爱人,得先有自己独立的个性,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才会向你靠拢。

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你,非但独特,还是濒危动物,你需要把无法摆脱的孤独感,变成打捞自己的温柔。

原文来自:《不约客》ID:buyueyork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