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清文学社意识流文学美人说

遥祝吾师安好

2020-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月芳

自从中国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时刻关注着武汉,关注着湖北。自己心里始终挂念着襄樊的恩师。

高考制度恢复不久,权衡生存处境的自己,选择了考中专。有幸被师范学校录取,有缘遇见一个终生不忘的语文老师,难忘这个老师给我们在传授许多文学知识的时候,让我不仅喜欢上了文学,还喜欢上了写作。

人生几十年,时常想起自己的老师,想起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特别是湖北成为疫情发生的重点地区,一次次猜想,已到耄耋之年的老师可是康健,是否安好。

八十年代初的师范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与高中课本相差不大。语文基础厚的同学,经常发牢骚,讥讽学校,嘲笑老师,但考试成绩不怎样。其中原因有点复杂,但当时的自己,多一些本分和呆气,不解他人所思,对每一科教师都很崇敬和尊重,对每一节课都认真聆听,课后作业按时完成。

一个受文革影响后被平反的语文老师,对工作充满热忱、对师生充满热情。每一次走上讲台都是精神饱满,满面笑容。把艰涩难懂难记的古文讲得生动活泼。从字词句到段章篇,淌躺如清水从心中流过,易懂易记。特别适合对古文底子薄基础差的自己。或许,为了赶考,很多古文都是死记硬背,或囫囵吞枣,完全不得其解。原来自以为是的那些同学,慢慢踏实许多。

最难忘的还是我们学习了许多课本之外的东西。这个语文老师特别喜欢“李杜”。讲起李白诗词时,神情飞扬,滔滔不绝。似乎他随时陪伴在诗人身边。我们根据老师的要求,背诵着李白的千古名作。然而,自己偏偏喜欢杜甫,当然还是受老师的影响。老师受过不公平待遇,他没有怨言,不把负能量释放给我们。他爱自己的祖国,他爱教育事业,他用只争朝夕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给我们传授知识尽心尽力,毫无保留。他虽不能像杜甫一样,用诗作抒发情感,写出国运民情。身处不管多么艰难,都用诗句真实地反映和描写大国现状、百姓疾苦。但老师同样做到了“位卑不敢忘国忧”。正用“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之姿态面对现实。正因如此,我们敬重他。

师范学校注重学生“讲”“写”能力的培养。讲,就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就是书写一笔好字。上世纪的中小学教学手段相对眼下是比较落后的。我们将来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所以,讲、写能力非常重要。我们的语文老师对我们的教学目标远高于普遍意义上的讲写概念。不是单纯地训练我们讲普通话,而是不懈地培养我们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本事。

他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先训练我们的毛笔字,再要求我们写周记、日记、命题作文。听着像是给中学生上课,但其内涵远不同于中学生。文以载道,情注于文等方面的引导,一点一点帮我们作文做人,而且收效明显。班上有几个文学爱好者,在毕业之前,竟然写出不同体裁的作品。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们分配到城市农村小学教书。第一个假期去看望恩师,他的精神状态如故。一番问答,透露出浓浓的关切。易于接受的谆谆教导令人难忘。一连多年,都与老师保持往来。而他那种“无私无畏乃自由”的气节,始终影响着我们应对生活。

老师到了退休的年龄,又被返聘到一所大学。由于奔忙于工作家庭中,竟不知老师已回原籍襄樊以享天年。

乙亥末庚子初,国遭大难。疫情宅家时多,时常想念我们的恩师。久无联系,不知恩师可好。若天有情,就把愚生之心念带给老师。祝他健康平安,幸福快乐,安度晚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