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当好一个演员
提起李雪健,许多耳熟能详的角色马上会跃然眼前,宋大成、焦裕禄、宋江、杨善洲等等。一位成功的演员,莫过于因他饰演的角色,而能被观众牢记在心。而这一点,李雪健老师做到了。
走上演员这条道路,还得从李雪健小时候说起。那时正值文革期间,因他父亲属于小走资派,所以李雪健总是被其他孩子看不起,甚至受欺负。但当时的宣传队却很受欢迎,还受人们尊敬,所以当学校准备组织文艺宣传队时,李雪健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现在回忆起来,才能完全明白当初积极参加宣传队的初衷,其实他是想因此而得到尊严。
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用我们的糙话说,你干什么吆喝什么,你别挂着羊头卖狗肉,占着茅坑不拉屎,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问题就是要看你的态度。李雪健对待自己的职业有着非常明确的态度,认认真真地把戏演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他觉得唯有这样,才能赢得观众对自己的尊重。
在拍《焦裕禄》这部电影时,李雪健还不是太出名,但是由于他平时的勤奋,剧组选中了他。焦裕禄的夫人看到李雪健后,并不是太满意,总觉得他和焦裕禄比起来,有点矮,有点白,有点胖。可李雪健一心想演好这个角色,他义无反顾地说,矮,可以让摄影师把我拍得高一点,白,可以让化妆师把我化得黑一点,至于胖,我可以减肥。于是,他顿顿吃白菜,有时,饿得他两腿发软,眼睛都冒金星,但他始终坚持,一个月下来,他终于减了20多斤。映幕上的焦裕禄又黑又瘦,再加上李雪健用心到位的演技,让我们致今都对他塑造的这一形象赞叹不已。
在《横空出世》中,李雪健饰演冯石,那时他也是比较胖,从而塑造出了一个胖司令,为此他一直深深自责。一提起这个角色,他都不能愿谅自己,他认为那是自己的失误,没能准确地把握角色当时所处在物质严重缺乏的时代,用自己较胖的形象去出演,是对角色的不尊重,没有给观众带来一个更精准的角色形象,是自己没去用心演好。他以此为羞耻,当教训,告诫自己在以后的演艺生涯中,一定要做到更认真更标准。
2000年,在陕西拍摄《中国轨道》时,李雪健被查出患了鼻咽癌。剧组领导和导演知道后,都劝他马上停拍,立即就医,可他却肯求导演将自己的戏份往前赶一赶,哪怕是病情加重也要将角色饰演到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顾严重的病理反应,一边拍戏,一边化疗,顽强地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在演员中,这种将生死都置之于外的演艺精神,我只在李雪健老师身上看到了。
战胜病魔后,李雪健又接演了许多影视剧,《1942》、《搭错车》、《嘿,老头》、《少帅》……他在其中饰演的角色个个都是拿捏到位,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表演好每一个角色,他在剧组里面,连吃饭的时候,都是在考虑表演,角色的一举一动,一个小小的神情和眼神,他都力求完美。就如当年他在话剧中饰演林彪时,他剃成光头,把林彪的照片贴了一屋子,置身其中,和角色日日相处,以求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最真实的角色形象。
李雪健只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演员其实就是个职业,就是社会上的一个岗位,身处其职,就要心尽其责。他说,他非常珍惜“演员”这两个字,做名副其实的演员是他的追求,他希望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和观点,通过塑造的角色传递出去。
李雪健认为演员就是他的天职。在演艺生涯中,从青春到暮年,一路走来,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态度,以当好一个演员为己任,在广大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