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实训课
(一)
初次上实训课,我穿上白大褂来到实训楼,洁白的教室里,四个铁皮长桌上,放着四个头骨。
明明是如此骇人,毛骨悚然的东西,可教室却阳光明媚,光线正好,大家穿着洁白无瑕的白大褂,目之所及皆是纯白无暇。
那一刻,我觉得挺神圣的。
那天,我第一次触摸头骨,那冰冰凉凉的感觉,让我感到一瞬间的心悸——
这就是人类的头骨,触摸后放下,两指相互搓搓,有细碎的粉尘——那是人的骨灰。
心里十分惊悚,粘上骨灰的手没再碰过书,单手握着课本听老师念着ppt里的额骨,顶骨,颞骨,枕骨,人字缝,矢状缝,冠状缝,翼点,眶上孔,眶上裂,眶下裂,上颌骨,下颌骨,下颌角,乳突,冠突,茎突…等专有名词,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等自由观察室再看头骨,也就不单单是头骨了...我不禁琢磨它头上的那条缝和那条缝交点是翼点。
回到宿舍,舍长小容也上了实训课,绘声绘色复述她们老师的话:下次上实训课,女生都把头发都绑起来,你看看头顶上的甲醛检测仪,都多少了?甲醛粘头发,尸体是会释放甲醛的,如果不洗头,它能跟你好几天,床上,枕头上,衣服上都有!
小容说,那节课她都在盯着上边的甲醛仪,眼睁睁的看着它从0.6到0.9!
我:……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上完实训课我都要洗头。
(二)
有一次实训课上的是椎骨和四肢骨。
老师:学委,学委在哪?带些人去楼上搬些骨头下来。
我有些难以形容听到这话的感觉,如果不是在教室,现在不是青天白日,而是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在地下室,在昏暗潮湿的房间里,男人淡淡地说:带些人去楼上搬些骨头下来。
学委分骨头分的不均匀,我这组没有四肢骨,为了能近距离观察骨头的特点,我只好去别组那些。
我张口就说:给我点骨头呗
别组组员笑道:拿吧拿吧。
嘶,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值得一说,
真不是所有上医学院的学生都是敬畏医学的,骨头上有很多来自学长学姐的涂涂画画!如此不敬重!在逝者骸骨上写字,这是怎样的心态啊!
(三)
毕竟是专科,不如本科资源多。我见到大体老师的次数很少,只见了两三节课,并不是鲜活的大体老师,而是晒干的,讲肌肉的时候,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好像牛肉干啊。
那段时间,每次上完实训课,我吃饭就吃不下肉。
后来适应了也就没那么讲究了,十分盼着上实训课,理论课真的太枯燥难懂了,而且老师爱抽人问问题,每次上课我都怕的不行。
但我还是很感谢老师的,后来学五官科,妇产科时讲的解剖知识我还记得,讲课老师都很惊奇我们答得上来。
(四)
上一次实训课看了生/殖/器/官的解剖视频,解剖的是男性的xx,那次课,男生无数次发出了嘶~的声音。
这一次看了循环系统。
也是很震撼的视频。
新鲜的尸体当场解剖,胸腔被剪开的咔咔声,切开支气管通气,看到死者的肺因充满气体而膨胀,起起落落,就像活得一样,在肠子的动脉注入人造血,苍白的肠子一点一点被染红——
血腥的画面和专业的术语解释的碰撞。
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