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师思维模型#5.23

2020-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奕萱的成长日记

所谓萃取师思维模型,是指萃取高手的核心能力,并向高手学习的思维模型。

萃取师思维模型

结合这段时间打磨自己的分享稿,复盘一下,自己是如何萃取自己的能力的。

在第一次磨稿会上,宁老师提出,我可以尝试从“在拍片过程中,我是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随机应变的。”听到这个提意的第一反应,我是抗拒的。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随机应变都‘随机’了,还能有方法论?”

甚至下来我和同行小伙伴聊到这个方法论,他们的反馈也是:“随机应变就是随机应变呀!”好像这样随意的一件事,真的就是大家的随意操作,每次的事件都“随机”,“应变”也都不同,这里的核心方法论到底在哪里呢?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坚信这里一定是有底层方法论】。

这句话有一点鸡汤,但却是前提。当一种能力被重复验证的时候,而我们似乎又没有什么清晰的方法论,我们往往会把这种能力归咎于“天赋”,如果我们不坚信这里有底层方法论,那我们在“天赋”这一层面,可能就停止挖掘了,毕竟天赋是天生的,没法复制。但如果我们相信这里有方法论,只是我们还没总结出来,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挖掘下去了。

于是,第二步就顺其自然了:【横向对比所有的同类事件,找共性】

还是这个“随机应变”的方法论,虽然每次事件都“随机”,“应变”也不同,但当我把每次不同的“应变”办法放在一块儿比较的时候,再问自己:

1、当时我是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共同要求,得出的这么多不同的结果?

2、我如何判定这些完全不同的结果,它们是符合我的预期的?

3、那些失败的“随机应变”,缺少的是什么?

当我拿着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再横向对比这些同类事件的时候,我就找到了我“随机应变”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暂时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然后是最后一步:【设定边界,在边界内延伸使用方法论,验证方法论的逻辑性是否正确】

大部分的方法论都不会适用于所有场景,它都有自己的使用边界。根据得出方法论的那些场景进行总结,先划出问题的边界。比如我的“随机应变”,它是在【有目标的前提下,原有计划失效了,在这种突发状况下,我该如何随机应变?】

当我们把方法论找出来后,还得再验证一下它是否是底层的,只有它可迁移到别的【边界内,但不同“随机”状况】下,能够解决问题,给出“应变”办法,才算是逻辑正确。

于是我把这个方法论,套用到拍片子以外的场景,如社群运营、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等不同情景下,都能有效指导我在这些场景中,遇见计划外的突发状况时,有效随机应变。这时,我才敢说,这个被我自己萃取出来的方法论,逻辑可行,大概率,它是正确的。


以上,就是我萃取自己能力的办法,在这篇作业的写作过程中,它同样是这套办法的验证过程。这是一个挖掘认知的认知的过程,非常有意思,欢迎大家一起尝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