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包办代替却怪我不成器
你包办代替却怪我不成器
很多时候父母走了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
一长辈托人找到先生,让先生给找律师,想打打官司要回孙子孙女的抚养权。
原来是儿子儿媳离婚了,儿子死活不要子女的抚养权。儿媳当年哭求两位老人帮忙带孩子,但两位老人想着儿子未来还不知道咋样没敢要。现在一切稳定了,儿子又出门打工,两位老人就想要回来孙子孙女的抚养权,说孩子跟着儿媳妇吃不好穿得也不好。儿媳妇不同意。
我说:“我是听出来了,等于现在儿子儿媳妇还想保持现状,咱想要。小孙女现在两三岁,跟着咱确实吃喝没问题,但是十年后咋办?你们七十多了,孩子十几岁青春期了……还有孩子同意吗?听起来这小的都被妈妈寄养了,大的七八岁人家愿意跟着咱吗?”
老人说大的还亲爷奶,只是害怕妈妈不敢到爷爷奶奶这里来。老人说,孩子们有啥不同意的,这里是爷奶家。老人说养到他们成年没有问题。
我突然就觉得老人真的挺自私的,越界操心。还老说这儿子不成器。人家为啥要成器?父母还要操心给他养孩子,他根本不用承担家庭责任。上一代的恩怨未了,还要把孩子要过来,对孩子的成长有啥有利的?
这就让我想起来几个类似的案例,都是奶奶辈或姥姥辈独立带孩子,生活费啥的全部不让儿子出。不出抚养费成习惯后,老人们生病了需要钱了,儿子也死活不给。十年八年后孩子青春期了,孩子夜不归宿,孩子不上学了,老人们慌了,管不了了,没精力了,要把孩子交出去,儿子就是不接手,要死要活老人咋处理都行……
老人们痛苦万分……
看着孙子孙女在外生活不是很如意不管确实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给予儿媳妇一定的支持。宁跟着要饭的娘,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今天中午家里来了两个小朋友,这爸妈当众说这两娃爱看电视、爱玩手机,特别沉迷电子游戏。
学习过后的我,再听到父母这样说真是觉得这不学习差别太大了。
饭前我给孩子们设置了乒乓球游戏,吹乒乓球玩。孩子们一直玩到吃饭。
吃饭的过程,这对爸妈图省事给五岁的小的播放动画片,孩子边看动画片边吃饭,饭后怕孩子们闹腾又给孩子们玩手机,一个玩游戏一个看动画片。
我把家里的大球拿出来了,两个人一直玩了半个多小时,又跟猫玩了一会儿就返程了。
我的感悟就是家长一边骂孩子们老用手机,一边又把手机当玩具给孩子们玩,自己不愿意抽出来时间专心陪伴孩子们一会儿。等孩子们大了青春期了,沉迷电子产品了,家长们又开始抱怨说孩子不操心、不懂事。
一长辈笑着吐槽二儿子懒,这结婚了眼里都没活,庆幸儿媳妇真是哪哪都行。
大儿子在旁边笑说,老二不都是惯出来的吗?小的时候,自己在灶台忙得大汗淋漓,老二跷着二郎腿就在旁边看着。老妈打小就夸自己,结果自己越来越勤快,老二啥也不会干……
这个也让我特别有体会。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啥同一个妈有的孩子可勤快,有的孩子可懒。这家的老二儿子还是好的,工作很积极上进。
家里有一个懒人,肯定有一个勤快的、包办代替的爱叨叨的家长。
新的一年,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学习生活化心理学,科学养育孩子,而不是由着性子任性地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