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跌宕起伏 爱恨交织 ——电影《末代皇帝》中的溥仪

2020-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皮皮光影屋

由已故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确认将于9月17日于香港重映,历经33年,这部影片的魅力为何依然经久不衰?

电影《末代皇帝》重现了末代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让我们看见一个出生王府的小公子,如何被时代浪潮所裹挟、所左右,如何成为一个政治符号被标榜、被唾弃。

该片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由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等联袂主演,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1988年,该片荣获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等九项大奖。

            一生受人掌控

溥仪生于1906年,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绪皇帝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接到宫中养育。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下令让溥仪继位,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

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离开家庭、离开父母,被带到了陌生的皇宫,在众人整齐的叩拜声中登上皇位。从此少了家人的呵护,而俨然成为权力的“献祭”。在整肃、威严的登基大典中,小溥仪最感兴趣的是大臣怀里的蛐蛐,这时的他还只是个富有童真的幼童,却在懵懂中被推到了权力的顶峰

在皇宫,小溥仪是孤独的,没有同伴、只有“大伴”,他在奶妈、太监们的众星捧月中长大。虽说“皇帝想干什么都行”,但其实他从未真正行使过皇帝的实权,他无法阻挡大清朝的轰然倒塌、亦无法决定自己或身边人的去留。他不明白为什么紫禁城外有了新世界、新总统,他也不明白为什么陪伴他长大的“奶妈”要被赶走。外面的世界瞬息万变,可是他却如笼中小鸟般被困在皇宫里,不能多走一步、不能多说一句。

新婚之夜,皇后婉容问溥仪:如果皇上真能亲政,你想做什么?溥仪回答:“我要改变一切,包括婚姻方式。”

而最终的“离别”,来得措不及防。1924年11月5日,在冯玉祥的授意下,军阀部队闯入紫禁城,逼迫溥仪离宫。在荷枪实弹军人们的目送和欢呼中,溥仪带着婉容、文绣缓缓坐车离去。

因听说清朝皇陵惨遭国民党军队盗掘,溥仪愤而投靠日本人。1932年3月1日,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东北建立其伪满洲国。1934年3月1日,溥仪正式“登基”,并改国号为“大满洲帝国”。然而他虽空有“皇帝”的名号,却依旧只是日本人手中的“牵线木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随之覆灭。溥仪等人准备乘飞机逃往日本,却被空降而至的苏联红军逮捕,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劳改生涯。

从皇帝到阶下囚,溥仪从未真正掌控过自己的命运,在波诡云谲的政治变动中,他始终只是一颗棋子,被真正的实权者操控和左右。

          凄迷的“爱情”

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拥有一后、一妃——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婉容最初并非溥仪中意的皇后人选,在新婚之夜时,溥仪甚至不想揭开她的盖头。然而,婉容性格热情、活泼,她通过几句对话渐渐打开了溥仪的心。当溥仪气愤地说:“不能选择自己的婚姻是耻辱”时,婉容用流利的英文说道:“或许西方人会感到惊讶,指配的婚姻能带来多少幸福”,并问溥仪:“听说皇上床底下有只箱子,打算去牛津大学,皇上愿意带婉容走吗?”

婉容知道此时的溥仪正跟着英国“师傅”庄士敦学习,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他追求婚姻自由、向往西方大学教育。于是,婉容用英文和溥仪对话,并询问自己能否一同前往?这让溥仪看见她新潮、前卫的一面,而绝非他原先印象中刻板、保守的传统女性。婉容出生名门,有一个讲求“男女平等”的开明父亲,并从小接受过良好的中西方教育。她巧妙洞察了溥仪的心思,用“趣味相投”的方式赢得了他的心。

当溥仪决定投靠日本人后,婉容的内心十分抗拒,她也曾试图劝阻溥仪,可溥仪却认为“中华民国完全违背了对清室的优待条件,民国军队侮辱了我先祖的陵墓!”,他决意要在祖先们发迹的土地上“复辟”自己的帝国。

到了满洲,溥仪完全沦为日本人的傀儡,对婉容的感情也日渐冷淡。婉容在孤独、苦闷中染上鸦片,为了要一个孩子,她和司机偷情并怀孕。当新生儿死去后,婉容的行为举止越发怪异,并最终走向疯狂。

溥仪的另一个妻子淑妃文绣刚进宫时,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不谙世事、天真烂漫。在宫中,文绣逐渐长大成人,而后又和溥仪、婉容一起被军阀部队逐出宫。因受西方“一夫一妻”制的影响,文绣逐渐感到三人世界的拥挤和自己的多余——“婉容是你的妻子伊丽莎白,我算什么呢”。她勇敢地向溥仪提出离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休了皇帝”的妃子。

影片中,文绣最后孑然一身从居住的别墅里跑出,她扔掉雨伞,轻快地跃入大雨里。无论未来将面临怎样的风雨,然而,从此她不再是“大清”的妃子,她将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独立的人。

溥仪的两个“妻子”:婉容、文绣,她们一个成熟火热、一个清新俏皮;一个在绝望中走向沉沦、一个如蝴蝶般翩跹而去。

        成为真正的“公民”

影片中,溥仪刚进监狱时,虽身为战犯,仍有仆人随身服侍,穿衣、脱鞋、刷牙皆由他悉心照料。溥仪早已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即使身处监牢也无法一时改变。

监狱长发现后,将溥仪调到新牢房,逼迫他尽快独立。刚开始,溥仪并不适应,一次犯人们在操场上锻炼,溥仪衣扣、鞋带松开,他没想自己动手,却看向一旁的小随从,等待他的帮助。然不久,小随从获准出狱,溥仪则在长期改造中,彻底放下自己的“皇帝”身份,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长期的养尊处优让他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成为一只养在黄金牢笼里的“金丝雀”。然而时代的进步,让他必须直面“惨淡”的现实,他必须学会用自己的双手打理、经营日常生活。

影片中,一开始当溥仪面对伪满国“皇帝”这段历史时,他试图逃避、推诿。他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日本人,将自己说成“被绑架”至满洲的受害者。可面对诸多事实的铁证,他必须“坦诚”面对过往的一切。那时的他确实是被权力冲昏了头,成为日本人残酷统治满洲的共犯;他在日本人胁迫下签署的一个个文件,可能已把无数普通百姓推向火坑。

经过长期思想、劳动改造,溥仪终于改过自新:他不仅学会照顾自己,还辛勤地给狱中花木除草、浇水;他承认了对自己的所有指控,甚至是那些他没曾听过的,只因认为自己“要对一切负责”。

在监狱关押十年后,由于他各方面的显著进步,溥仪得以特赦。出狱后,溥仪成为了一名花匠,一个被别人服侍了大半辈子的“末代皇帝”,最终成为一个能躬身侍弄花草的普通公民。而此时,另一场政治风波正席卷全中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