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撬动认知世界的支点

2018-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现若隐
撬动地球

1

新年来临,众生欢腾,我们彼此道着祝福与问候。在我们常用的词汇中,“前进”、“进步”等带来了积极的含义,给我们以莫大的鼓舞。可是,你曾想过,这种语言内在的暗示从何而来呢?

认知语言学之父莱考夫如此解释:

这其实源于你的身体构造,你的眼睛能看到永远是前方的东西。前方的东西在可观察的范围内,这表明它是可控制的,可掌握的,意味着安全、稳定、正常……因而赋予「前」积极的意义,反之,「后退」、「落后」和「拖后腿」等就赋予了消极的意义。

当我们呱呱坠地,睁开双眼好奇地望着这个陌生新鲜的世界。我们还控制不了自己的手脚,于是最佳的工具被锁定为“口”,外来的一切都要“尝过”。这一份份的“品尝”,(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美味,味道还在很远的未来,但我们记住了大人们的表情),成为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源头。

你的身体充当了最原始的老师,辅助你更快地学习及认知世界。 

嗷嗷待哺的婴儿逐渐长大,开始蹒跚着探索更大的世界。“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我们当然还不懂古人所说的那一番话,但把额头撞得生疼的墙壁让我们明白“空间”,窗户外面的明暗变化让我们明白“时间”。于是,时空成为最客观的存在,也成为了我们认识世界强有力的工具。比如,我们睡觉时躺着,清醒时站立,由此在我们的思维中健康和生命为上,疾病和死亡为下。

我们用时空理解事物,那时间和空间相比,哪一个又更为优先存在呢?

2

我们在母亲的子宫里,羊水中,逍遥自在。我们闭着眼睛,无视这黑漆漆的世界,时间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偶尔会用小脚踹在母亲的肚皮上,然后被母亲轻轻地隔着捏一下。

那是空间。

认知语言学发现,人类大脑对空间认知比对时间认知有更高的优先级。换言之,人类用空间来隐喻时间。

人们常常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回顾”、“展望”与空间相关,人们是往“后”回头与向“前”展望;而“过去”、“未来”则是时间名词。人类以思考空间的方式思考时间,这就是语言学上著名的时空隐喻。

空间成为了人类认知世界更为重要、更为基础的方式。

我们用空间表示时间。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至午时达最高点,然后再渐渐西沉,于是空间位置上的“上下”用来表示时间先后,如“上星期/下星期”,“上一代/下一代”。又因为人们习惯面向过去,于是过去是前,未来是后,有了“前辈/后辈”、“以前/今后”。

我们用空间表示身体。呼吸空气、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身体如同容器般存在,与外界交换着物质。

我们用空间表示数字。笛卡尔创立平面坐标系,在代数与几何之间搭建一条桥梁,二者合为一体。

3

空间隐喻的在语言中的代言人是介词。

介词的本质用于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介词的本义用来描述空间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引申出了时间关系,抽象关系等等。

比如,on为“在...之上”,in为“在...之内”。

我们随手将书扔在桌子上,A book on the desk;而我们小心地将书塞进桌斗里,a book in the desk。

我们将报纸贴在墙上,  a newspaper on the wall ,为得是遮住那个钉子留下的洞,a hole in the wall。

一颗大树蓬勃生长,待至枝繁叶茂时,结出的果实被视为大树整体之外的赐予,因此枝杈上的果实为an apple on the tree,而栖息在同一枝杈的鸟儿却外来进入大树内部,a bird in the tree。

你低着头,在沉思,我想知道你大脑内部在想什么,于是我问,Can you tell me what is in your mind? 这时,你抬起头来,面露愁色,我心中一惊,赶忙追问,Can you tell me what is on your mind? 因为此时,我觉得一定有什么事情压在了你的mind之上。

介词表达着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而哲学则在思考这种关系,所以哲学家们总会用介词的对比变化来精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萨特一生中最主要的一个字眼就是“存在”。他如此解释他哲学世界中“存在”:

存在不等于活着。植物和动物也活着,它们虽然存在,但并不需要思考存在的意义。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动植物只是在己(in itself),而人类却是为己(for itself)。

如此深邃的思想,却承载于两个微小的介词之上。花草猫狗,一生至死,不过仍为花草猫狗,它们只存在于自身(in itself),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改变我们,都会朝向我们,最终塑造属于我们的存在(for itself)。

4

如同开普勒手中的望远镜,阿基米德寻找的支点,击中牛顿的苹果,空间隐喻也将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它与生俱来,不自觉地使用,一旦我们将它完全唤醒,它必将带领我们仰望星空,撬动地球,点亮智慧的火花。

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籍和文字,当几千年前的卷佚流传而至,我们该如何用空间隐喻打开其中文本所蕴藏的“经典”呢?

杜维明教授长期沉浸在古典文本之中,他将文本学习的感悟归纳为:

学习应来自文本,而不是关于文本。

这正是空间隐喻带来的启迪。

杜维明教授的感悟中将文本视为一个“空间”。学习关于文本,learning about a text,就是将文本客观、被动地摆在那里,而我们如同游客般在其周围参观衍览,对其了解,知晓,或是更深入些地分析,研究。

而学习来自文本,learning from a text, 则打破空间限制,成为自身有生命力的活体,我们与文本之间不再是“主客两分”,而成为“主体间的对话”。“它与我们更近一层,我们受到的启发也更投入”,“充盈着巨大的转化能力”。

如果说显性知识浮出水面,可以直观的话,那么隐性知识藏在水面之下,存在却无法看到。

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隐性知识比较偶然、比较随意,很难捕捉,所以获取的时候就比显性知识要困难。

这时,空间隐喻提醒我们,学习隐性知识就要进入到隐性知识存在的“空间”去。

学狩猎就去丛林,学游泳就下池塘,学编程就打开一台电脑,学炒股就去证券交易所,学英语就用英语去交流。 隐性知识弥漫在那个空间中,我们通过观察,模仿,交换,操作,在与空间的内外互通中,在潜移默化中,将其感知,理解,吸收。

空间是我们最有力的认知工具,所以在古之智者总会在修炼的必要时候,登名山,涉大川,观沧海,与天地一体。他们借助环境的力量,在与大自然整合的过程中,延伸自己的空间,是谓“胸怀”。

阳明先生临空微笑,拈出四字,“知行合一”。

5

时间踱步缓缓,自顾自地走过,让新一年变成了又一年, 就让我们用空间隐喻认识世界,安放内心。


ChangeLog

- 随着高三英语复习深入,对介词的感受愈发深刻。

-2018-01-04  晓东老师发来“学习来自文本”和“学习关于文本”的分析,顿有所悟。致谢!

-2018-01-05  开始提笔,梳理。

-2018-01-06  思维成型,但由于参加读书会暂时放置。

-2018-01-07  增补各例,完稿。

-2018-01-07  去掉图片,觉得影响了文字阅读。

参阅书目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苏菲的世界》萨特部分

-《<中庸>洞见》序

-  百度百科“隐性知识”词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