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冠明得失——照镜子是明心见性

2023-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太阳的梦想

《旧唐书·魏徵传》载,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逝,唐太宗李世民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镜子,这种表面光滑且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被中国人赋予了一种文化意义,成为一种行为约束符号,映射出照镜人的内心小我。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自然属性来讲,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小我;从社会属性来看,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是大我。只讲小我,不讲大我,就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只讲大我,不讲小我,会挫伤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提升境界修为,努力由小我走向大我,在实现大我中成就小我。

现代社会,不论是政府、部队、企业还是学校,办公楼进门的大厅,大都有一面一人多高的大镜子,每天进进出出的人,不由自主地到镜前照照,整整衣冠。这种镜子,人们称其为仪容镜或仪表镜,是一种用于公共场所、旨在帮助经过镜子前的往来人员整理仪容和调整心态。

仪容镜的前身同中国民居门饰上的照妖镜相似。照妖镜是一面主人挂在门楣上打磨光滑得能看见人影的青铜镜,很普通但据说可以透视人的灵魂,能看穿人内心的阴谋诡计,能让魑魅魍魉原形毕露。固定在民宅上的照妖镜,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符号;而仪容镜一般是单位购买,或者合作单位和相关集体赠送,或者毕业学生集体或校友会向母校赠送的礼品,是一面带脚的落地镜。

来到镜子面前的每一个人,关注的重点不同,有的人关注的是头发,有的人关注的是脸蛋,有的人关注的是衣服,有的人关注的是身材,有的人关注的是气色,还有的人关注的是精神状态,关注点不同,各有各的心态。镜子是沉默的,总是毫无隐瞒的展示着每一个人的美丑胖瘦和喜怒哀乐,真实原始映照出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从不阳奉阴违,永远都是实事求是,一身正气。

每天赶到单位上班和离开单位下班的时间,是镜子最忙的时候。每一个经过镜子的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往镜子里瞄一瞄,看看自己即将展现在同事面前的仪容怎样,或者是忙碌一天后给亲人朋友的是什么样的形象。头发乱了,赶紧用梳子或手指梳理一下;衣服不整,急急扣上衣扣,拉拉衣领,拽拽衣角,偶尔发现衣服上有污迹饭点,不自然的跑去办公室或卫生间用毛巾沾水处理掉;也许,脸上不小心会留下笔墨的痕迹,悄悄扯一张纸巾默默擦去。几乎每一个人,都想通过镜子把自已干净整洁靓丽的一面展现出来。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一个人所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他的日常所作所为,都由自己的内心决定。驻足镜前,光线折射,让每一个走进镜子的人,通过一个个镜面展示人的外在一切。这一个个的原始展示,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镜子中照见了不同的自己,把自己各方面照得清清楚楚,窥见了自己内心形形色色的想法,让人无处可逃,只有面对。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常照镜子,窥见小我,在小我中反思,将小我融入大我,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镜子照出自己的小我,当自己不加掩饰地无限扩大,就会产生破坏性的负能量,造成社会危害。认识镜子中的小我,在镜中自我反思,促进内心产生正能量,把小我融进大我,从而成就真实的自我。无论是中国民居门饰上的照妖镜,还是唐太宗的以人为镜,都以正衣冠、正心术为宗旨,这是其应有的历史意义、民俗内蕴和文化指向。

照镜子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人,是单位里的那些女性从业人员。每次从镜前经过,她们从头到脚都要关注,先是头发,后是脸部妆容,再到衣服鞋袜,甚至坤包的搭配,无不一一比对。前面精致得体满意了,还要扭头费力地关注后背状况,只怕哪里疏忽了,影响自己的完美形象,最后对着镜子莞尔一笑。

一个单位,最需要照镜子的人是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认知方式。领导常照仪容镜,可以正衣冠,整容颜,随时以一种良好的仪态和精神出现。领导照镜子,还要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真实的镜子,察得失、观对错和照成败,并以此正冠与纠偏。正如《韩非子.观行》所言:“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对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领导干部只有学会照镜子,才能够思齐内省、正己修身,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目标,反之就会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人啊,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德尔斐神殿里竖着的一块石碑上刻着的神谕,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哲学宣言。就如老子《道德经》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常照镜子,全方位、多角度看待问题,直面自我,找问题,敢于承认并纠正自己的小我和错误,不断完善与提升自我,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明心见性”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