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 导读13
第五讲 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
创意班级活动 寄教育于活动

摘录
1、我曾经列举了当下学校(班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七大硬伤:
周而复始,千篇一律。
方式简单,缺乏创意。
观念落伍,脱离实际。
自上而下,自说自话。
空洞说教,令人乏味。
流于形式,内容肤浅。
安排随意,缺少保障。(P187)
2、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就是在传统的活动中寻找新的突破,用新颖的模式和新奇的创意牢牢吸引学生。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有所收获。富有创意的活动把自上而下的发动变成了自下而上的推动,效果当然明显。(P188)
3、班主任通过设计与组织班级活动,要达到引导、培养、锻炼、提升学生的效果。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团结强大、幸福和谐、积极向上、训练有素的团队。(P188)
4、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需要扮演四种角色。
策划者
指导者
参与者
总结者
5、一次成功的班级活动,至少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体现。
体现教育智慧。
体现班级特色。
体现创新意识。
体现团队精神。
6、在历次活动中,我总结出了创新思维“16字诀”——“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
解读
1、从不重视到重视
之所以出现班级活动的七大硬伤,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班主任(学校)的不重视。
很多班主任认为带一个班级,只要不出什么大事,学生稳稳当当地,知道学习,成绩说得过去,(当然成绩越高越好),就是很好的班级了。
想要达到这样的班级效果,其实,也不难,有些班主任采用的就是高压政策,尤其是中途接班,带差乱班的时候,乱世需有重典,天天死看硬守,学生在班主任面前如同小乖猫,非常听话。而这样的死看硬守型 班主任在很多学校领导面前,又得到大力的表扬和支持,谓之负责任。
当然,我们不否认这样的班主任是有责任心的,也是认真的。
但如果除了死看硬守的办法之外,别无他法,只造成学生表面的听话守纪,只是通过强力的说教式洗脑把学生的天性压抑下去,只让学生关注成绩分数,只培养出唯命是从的学生,能算教育的成功吗?
没有班级活动的开展,只有说教与强压,这样的班级是无趣的,也是无聊的,这样的班级只能算作学习培训机构,不能算作班级,也谈不上教育。
之所以不重视,有观念问题,还有班主任的能力视野问题以及班主任身处的教育小环境问题。
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展现学生风采,培养学生能力。
开展班级活动,也能促进班主任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提高自身修养,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知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如此多的好处,为什么不试试呢?
2、从被动到主动
主动开展一些班级活动,而不是被动地上传下达一些上级文件、精神,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成长出发,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能有助于班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精神成长。
这个主动,一方面是指班主任的主动。
作为班主任,要首先自己开动脑筋,不怕麻烦,不怕失败,多方位多 角度地解决班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主动观察班级发现问题,主动深入学生看到不足,主动调查学生找到突破,主动联系其他老师寻求帮助。
另一方面的主动,是指学生的主动。
班级活动,学生是主体,只有完全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积极出谋划策,在班级的组织和推进中,遇到问题,共同解决,这样才能起到培养能力、增进团结、提升水平的目的。这也需要班主任做好最初规划设计,充分了解学生。
3、从旁观到主导
学生的活动,学生自然是主体,班主任却起着引领、支持的作用。
尤其是在接手新班时,班主任要全情参与,与学生一起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共想办法,充分利用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与他们一起投入其中,感悟活动的快乐与心灵的触动。
4、从平淡到创意
我们都希望班级活动充满创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
怎样超越平淡,实现活动创意?
我想,这要靠班主任老师不断的学习与思考。
向名师学习。创作都是从模仿才开始的。向名师的创意活动学习,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做下改进,取其精髓,去取不便。
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因为是身边的班主任,情况与自己班级更接近,向他们请教,也许会更接地气。
向学生学习。学生有自己的逻辑与想法,有自己的兴趣与关注点,向他们请教开展活动的形式、时机等,学生的想法倒是很能让老师眼前一亮的。
向媒体学习。新电视娱乐、文化节目,流行的影视剧,微信公众号等都可以给我们提供活动创意的灵感,关键在于班主任能不能处处留心 ,能不能思考变通借鉴。
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创意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