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2017-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刘晓惠1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的创新点;研究方法等。(可加页)

问题的提出:

目前美术学科的教育,各地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美术教育不平衡发展成为必然。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美术课程是国家统一安排的美术课程,美术教科书成为了解美术资源的唯一途径,一面很难估计学生的差异性,一面,在追赶大的趋势时,会丢失一些小的特色。现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特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些年国家很鼓励教师开发特色教程的发展。如《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鼓励各地积极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活动课程。”;《美术学科教育学》书中 说到,要丰富学生的学习领域。促进美术学科的发展,培养综合性的人才。

因此,小学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我们要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探究,成为学生提高审美的重要依据,结合学生的特点,构建有效的美术特色课程,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美术教育已经从注重简单的技能训练,上升到关注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如何利用美术学科特点、独特的人文性和对育人的思考,尝试挖掘让学生兴趣的美术资源,调动学生探究美术创作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到理论结构建与实际操作的完善,促进学生的美育。在我们名师工作室成员中,一师一品的特色活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各自学校实践中,在尝试着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美育得到最大的提高。

研究的价值:

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美术课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新颖的美术教学资源,通过美术特色教育的形式,拓展学生的审美创造,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形成和发展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通过美术特色课程的研究,让特色教学为学生美术素质教育提高的有效途径,其中的渗透多学科有效整合的研究,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训练成员创新思维的研究,挖掘独特美术资源的研究,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以及育人功能的研3借鉴与参考的范例。

核心概念界定:

美术特色课程:主持人刘晓惠中原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的特色研究,将美术特色活动开展的形式多样,将名师工作室成员校丁铃老师的软陶立体造型教学、朱许歌老师的手工扎染教学、崔君楠老师的剪纸艺术教学、以及其他成员的特色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多形式特色美术教学的有效研究。

美术特色课程:美术特色课程是学校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注解,我们寻找思路,积极创新,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以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组建了美术特色课程研究小组,结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学校现状的分析和对学生的调研,开发出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上所没有的如陶艺、思维创意画、泥塑、蛋壳画、合唱表演、立体造型等9门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包括锻炼学生技能的新颖绘画技巧,如沥粉画、刮蜡画,提高学生创新使用不同材质进行创作的能力,如软陶制作、手工DIY,结合民间如手工扎染、葫芦画等等。特色教学能够结合学校的特色,通过尝试不同的材质使用,不同技法创新,或者组合创作,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创造性美术教学。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学校的美术活动形式都比较单一,以绘画为主最为常见,虽然绘画形式中有线描、涂色、水墨、水粉等等,但还是局限于“画”这范围之内。

我们意识到学生的美术并不等于绘画,孩子迫切希望了解各种材料,通过画、涂、剪、撕、捏、粘、贴、搓等感官体验方式来塑造美术作品,从而为全方面的发展寻求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研究如何去打破原有的布局,运用多种形式重新建构特色美术课程,将学校美术教育活动形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注重操作性的尝试与开发,使学生对美术互动产生好奇和创作的冲动的,培养学生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有趣的尝试,多变的绘画形式,丰富的工具材料,有利于改变学生对单一性美术绘画活动的倦怠,提高学生的绘画、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特色美术作品。

我国内地的美术课程中特色美术以及特殊技法的美术教学在建国以来基本没有涉及,在教材或美术教学中,大多为素描、国画、儿童油画棒画等传统技法训练,2000年以来,由于少儿对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创作出来的独具艺术风格作品的兴趣,美术教材逐步开始少量涉及一些创新技法,如叶贴画、石头画,但是课时与内容偏少,并且多数只是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加以介绍,以在90年代使用的人美版教材为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课本中,有6课时的铅笔淡彩,有11课时的中国画,素描类、写生类课时占到40%,剪纸类、泥工类课时占到30%,而创意类课时如叶贴画、豆子画等只占4课时。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美术教育应更加关注新时期下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学生生活和学习,现在创新艺术的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以不同的材质、独具新意的技术手法、打破单一的艺术手法,采用混合材质、各种推陈出新的艺术想象,打造丰富独特的艺术表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成为今天人类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特色绘画的研究开始引起一些人的关注:2002年4月日本国家美术课程中“通过流行艺术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中央教科所的刘万岑老师在2004年第一期《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上撰文《学校美术课程应当重视特色的艺术创意》谈到“把审美文化中心从高雅艺术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当代美术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忽视流行艺术对青少年艺术能力的发展......这些大量的视觉信息对于设计富有活力的艺术教育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同时,它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我们现在需要更多地讨论如何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课程来促进儿童对艺术的学习”。

以上观点的提出,说明人们已经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开始重视美术特色课程,但纵观国内外特色课程教学与研究,多数学校对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不够重视;有创意的特色绘画教学活动也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展;课外知识和技能延伸的特色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也基本上是空白,虽然也有很少的文章对此有一定的论述,但也只是在某一个领域的一些论述。名师工作室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色之处,要时常交流使教师更大范围的进行特色教学的课程挖掘,我们发现这些论述对特色绘画独特的激趣功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现美的眼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等育人功能,特色绘画与社团组织形式的适当的有效的整合,以及用特色绘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绘画能力等方面的关注不够。

研究目标:

1.初步建立创新的审美观,引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的思想,学会在生活中寻求创意的艺术特色活动。

2.帮助学员在不断发现、交流讨论的教学环境中,尝试用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创作艺术作品,提升学员的美术素养。

3.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逐步提高。

4.让学生特色创意得到持续训练,形成不同美术技法和特色的概念。

5.培养完美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使社团学员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研究内容:

1.小学美术特色活动的开放与现状研究

2.小学美术特色活动对美术学科发展的开放与于建议

3小学美术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办法

4小学美术特色课程资源利用的方法

研究的重点、难点:

在各个学校开展美术特色课程,重点是通过有效的、创新的美术手段,培养学生用多种艺术手段,发现美、创造美,教师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利用一师一优的组织形式、开展活动灵活自主的优势,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教学训练的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美术教学风格。难点是本课题研究属于较新领域,如果把学校的课程,慢慢搜集改善,管理模式如何与发挥学生独特艺术创作能力之间有效结合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进行研究前后的数据对比,效果研究。

研究的创新点:

在名师工作室中,利用团队的组织形式和独特的优势(训练的内容宽泛灵活,有大量课外特色课程的补充;训练的方法更具创新力和综合性;学生利用选拔的形式,技能技法熟练,能更好的表现创意),将美术特色绘画进行系统化、创造性的训练,形成体系。

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

本课题主要选用课题组成员教师所负责的学校学生为实验主体,通过记录观察特色课程学生对两种教材的学习态度和表现:①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③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④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再通过对美术活动中参与课题实验的100名学生、6名辅导教师的实验前后的调查数据,经过比对得出结论: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活动中进行创意特色教学训练,或者在学校美术课程中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进行特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题组教师通过特色教学实践、社团活动、研究分析出现的教育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借助团队力量,使教学实验上升至科学完整的理论高度。

课题组成员研究基础及分工

本课题主持人所在的焦店镇武庄小学建校50年来,校风醇厚,教师质朴,具有务实进取、积极主动的教科研氛围,注重培养教师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科研精神。学校各项硬件条件齐全,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也是大力支持,如邀请专家引领,组织业务学习及外出培训等。

课题主持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现为平顶山市唯一美术学科中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次参与学校省、市级课题研究,主持过省、市、区级课题顺利结题。近五年来,所撰写的论文,获得省级大赛二、三等奖;市级论文评比一、二等奖,并在CN刊物发表论文3篇。作为学校业务副校长,大力推广社团和学校特色教学建设,组织并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

课题组主持人刘晓惠,中学高级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原名师培育对象,省级名师。在教学经验丰富,曾主持河南省、平顶山市科研课题研究结题并获奖,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主要负责监督科研实验的具体实施,具体指挥科研工作。

课题组成员职责明确,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对特色教学的认识进行分工:课题组成员都是美术教学的骨干其他成员均获省市区级优质课称号,是一支业务精湛,极具钻研精神的科研团队。

课题组成员朱许歌老师为市级名师,省级优质课教师,社团辅导市级一等奖,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研究,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科研理论和能力。并在多项教学刊物上发表有关教学文章。负责“探究创新”方面的科研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

课题组成员,丁铃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常年进行社团活动和特色教学;业务能力强。负责“想象创新”科研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

课题研究计划安排与阶段性成果预设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6.6---2016.7)

(1)课题组成员通过讨论,结合实际,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目的任务、措施分工。

(2)撰写开题报告。

(3)确定课题实验的团体和学生。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了解国内外相关动态,在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基础上,修订完善课题方案,确定后阶段的分工任务。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6.8---2017.3)

(1)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组织课题成员进行各阶段行动研究,将中期成果资料进行汇总。

(2)从教学活动过程,成员学习效果,特色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等等方面深入研究本课题,完成与研究有关的数据统计和原始资料。系统记录研究数据,建立实践经验成果框架。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7.4---2017.6)

(1)对前两阶段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重点开展研究的第二阶段工作进行科学统计,并归纳汇总取得的成绩,回顾梳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弯路。

(2)将研究内容总结并完成调查报告,经验材料,活动实录及特色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撰写相关内容的论文,将各种材料汇集编订成册。

(3)根据课题结题要求,制定结题的计划及分工。

预期研究成果

2016.5~2016.7,完成教师在特色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搜集整理

课题保障

1.人员保障。本课题组的6位成员,都是美术教学中的骨干教师。业务精湛,是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

2.时间保障。课题组每月提出工作计划,根据研究进度召开课题研究讨论会,反馈阶段研究情况,提出课题研究要求;课题核心教师负责各社团的研究进程,保证计划落实。

3.资料保障。各位成员的课题研究资料分别责任到人,各阶段、各社团的资料反馈分析到位,保证资料的质量与数量。

4.物质保障:我校硬件设施齐全,可以自由上网,并且凭借市区教体局的资料共享平台进行资料查询,我校是全省唯一一所美术学科中原名师工作室,每年有3万元经费可以开展活动,电脑、单反照相、打印机、录像设备齐全;还有80平方米的美术教室一间,有利于开展课题研究。

5.经费保障:我校重视课题研究,本课题开始后,学校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支持,保障调查实践、研讨活动、资料收集、聘请专家等各项支出按期运行。以上种种条件都能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

本课题立足美术教学实际,生成于教学实践,站在教师的角度,从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出发,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己教学和业务质量,延伸美术素质渠道,将社团活动与特色课程开发进行有效研究和开发。以期获得更好的培养学生美的素养效果,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也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沟通,探讨研究能力。本课题便于操作,也易于实施,课题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整个课题研究预计历时一年,时间上相对充裕。所以,对本课题的的成功,课题组成员有很大信心和把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