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法,用工具,不要随本能做事

2017-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Jadeyaya

我们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很多拍脑门做决定的时候,Jade也一样,但很庆幸身边有一些理性的逻辑思维小兽,Jade也就被影响着开始习惯使用各种分析模型。上学的时候觉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都是纸上谈兵,但现在渐渐觉得,书本上面的都是精华(仅限好书),所谓[学以致用][厚积薄发]都是需要经验的积累以及不断的自我反思的。

人类社会之所以会进步,就是不断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新的方法,创造更好的工具,不但解决了问题,更提升了效率与质量。因此,一个水平高的社会,便是习惯思考方法、善于使用工具。

我在之前带团队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个做事习惯动脑思考方法,善用工具的人,事情交给他办,不但办得到位,质量效率也奇佳。

但是,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人,做事情像植物人似的不动脑筋,完全随原始的本能做事。他不愿花时间去思考、学习做事方法,也不愿学习使用更有效之工具。就只会反射性的随着本能、或依据自己落伍与缺乏效率的「惯性做法」去做事。反正事情有做就好、做完就好,而从不去关注或学习如何做得又快又好。

企业是要面对竞争与外在环境考验,它必须不断的精进工作方法,提升竞争力,才能生存。团队需要一群愿意动脑的员工,而那种不喜欢动脑筋、不学习新方法新工具的人,不但妨碍其他同仁的工作顺畅与效率质量,也慢性减损企业竞争力。

Jade这里简单分享一些思路,仅供大家参考。因为对于Jade这种非专业半吊子来说,能努力做的其实只是努力试图理解商业模式。

首先“了解一个行业”这件事本身不太可能快速完成。不过,如果我们只是想摸清楚最基本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问对几个关键问题着手。

1.这个行业的存在是因为它提供了什么价值?

2.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

3.这个行业的链条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4.每个环节凭借什么关键因素,创造了什么价值获得他所应得的利益?

5.这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

6.这个行业是怎么挣钱的。(尤其是互联网+颠覆了很多固有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7.这个行业现在能不能挣钱,以后能不能挣钱,能挣多久钱,需要多久挣钱……

8.这个行业风险大么,前期投入多么,靠周转?资本金?大数量?大体量?高负债?还是高科技?

9.行业乱不乱?是监管严重,灰色监管,还是江湖呢?是站着挣,躺着挣,还是弯着挣呢?

但不管是走小而美还是大而全的路线,首先要求不是你对行业的了解,而是对于商业的敏感。所谓的商业敏感就是在听和研究的过程中,第一时间闻出来这个行业的命门在哪里,以及盈利模式是什么(互联网行业大多是基于未来的盈利模式)。下面按照顺序来。

1.读新闻

恩……想了解个行业或者公司?先读100条新闻再说。读各种行业大事,行业政策,行业八卦,要了解行业排名靠前的,读不懂的行业名词先都记下来(互联网带出了很多新名词),看到的时间排名比较靠前的行业政策,记下来。行业领军企业,记得。行业快破产的企业,记得。带着商业模式的框架去读,找其中的关键点。办法很简单:订阅一堆与这个行业、与你想要针对的目标企业直接相关的新闻RSS,把其他的RSS频道都暂时屏蔽,在地铁上、咖啡馆里、床头上、马桶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这个行业、这家企业最近发生了什么。

2.读研究报告

但除非是权威机构发布的行业报告,基本用处不大,Jade觉得不必花太多时间研究,了解一些大的趋势就可以了。至于统计图表、数字可以用在给领导的汇报材料上,这些数字你懂的,对具体实施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具体方法可以是:先找个比较新的,可以研究全行业的,读之前是要在大脑中形成商业嗅觉才能读到东西的,说白了就是带着问题去读……读完行业研究报告你可以对行业有个大概的了解,把行业上下游记下来,渠道记下来。然后读行业周报,行业周报一般是数据比较多,多读几家不同的卖方研究你就能知道大家都在看什么数据了。

3.了解这个行业里的标杆企业(这一点个人觉得非常重要),如果时间很紧张的话,可以跳开前两步,直接花精力研究标杆企业。分析行业老大,对于把握大方向,是个偷懒地办法。跟着老大走,分析老大的薄弱点,可能发现自己的机会,然后在老大的薄弱点发力。

了解一个标杆企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它的财务报表,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是公开的,并且通常会附上很有用的董事长致投资者函。阅读一份财报,就可以了解很多基本的信息:这家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主要业务、主要客户、收入结构、成本结构、员工规模、人才结构、战略方向、主要风险……即便你真正想了解的企业是非上市企业(比如华为),它也必定与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比如中兴)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阅读财报可以让你对这个行业里的主要玩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信息获取的渠道包括:金融投资机构的行业报告;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行业交流网站或论坛的热门帖子;业内企业的培训课件;参加行业展会或者论坛;从业者的私下交流等等等等。

在读标杆企业的深度研究和近期研究报告时,先读深度研究,深度研究一般是在这个公司转型(例如并购了一个公司,添加了一个产业链之类的)时候发的,结合时间前后和公司变动,看看到底这个转型是真是假,对公司影响如何。查公司换过几个高层,董事和经理。不论是多么好的公司体制,换高层和高级经理一定是有影响的,大小而已。这些都读完了,去查这个公司的负面新闻。看看到底是行业问题还是老板问题。是老板问题PASS,是行业问题就要当心了。

在研究过企业本身之后,再去了解它周边行业的各方信息:

a)合作伙伴和代理商:通过他们了解市场的需求,认识客户。有过硬的产品,合作伙伴和代理商就由得你来选择了。

b)竞争对手:对竞争对手进行系统化地分析,对手网站、产品(解剖、使用、分析)、财报、用户口碑、代理商评价等,多维度信息分析。

c)上游供货商:一般来说,上游的供应商就几家,他们同时给几家竞争对手供货,所以通过供应商,容易了解到行业内不同企业的情况。

4.吃饭,电话,喝酒,聊天。

之前做管理咨询的时候,我觉得他前期做企业调研就是天天去聊天。但是找谁聊,怎么聊,这里是很关键的。

a)找朋友沟通。你前面读了那么多,想了那么多,肯定是有了解,但是仍然有不懂的问题的。这个时候,打电话给几个圈里的朋友,把你所有的疑惑,都去好好咨询下,这个排名是按照你能听到实话的排名来的。一个个问题问,在问之前你脑袋中先形成自己的一套逻辑,如果对方是跟你相同的,记得,对方反对你的,你要想是自己想错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想听到real insight还是要下一些功夫的。

b)约见行业内的人(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找大腕)。效果好不好看你的理解了,我觉得,你肯下苦工,做过很深入地研究找到了商业点,人家还是愿意和你分享的,如果你自己有底子能告诉他们一些他们不了解的就更好了。在国外会简单直接点,找到group给费用就可以解决。

5.整理与思考

最后就是整理和思考了,这个过程对个人绝对是很大的提升。另外现在更多地行业已经是交叉性的,加上互联网的影响,已进入跨界时代,在大脑中最好慢慢形成一张地图,把各个行业可以串联起来。

我觉得前期的了解大家获取的信息都差不多,关键在于把你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经验和这个行业的情况相结合,以我为主,提出观点。Jade觉得可以试着解决以下问题:

1.这个行业所面临的痛点有哪些?

2.哪些痛点对于业内人士是最紧迫的?

3.如何把自身的专长与这些痛点结合起来?

4.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设计出差异化定位和市场策略;

5.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产品不容易被快速复制,提高竞争门槛;

6.了解用户的稳定增长需求,以及用户的特殊使用细节,形成差异化竞争;

7.用户的决策模式是怎样的?怎样降低获客成本?

8.我应该和谁合作?

好吧,就这样,欢迎拍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