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验案10】白头翁汤合用半夏泻心汤治验慢性结肠炎案
叶某,男,38岁,2015年11月22日,首诊:反复间断性大便不成形10余年,某医院诊断“慢性结肠炎”,排便结束伴有肛门后坠感,进食蔬菜类之后,次日排出完整菜叶,腹部痞闷,胃脘按压痛,伴有嗳气、矢气,无口干、口苦,睡眠可,饮食正常,舌质红,苔薄白,根稍腻黄,脉象弦滑数。证属湿热蕴结中下焦,方用白头翁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白头翁10g,秦皮6g,黄连3g
姜半夏10g,黄芩6g,干姜2g
赤芍10g,党参10g,甘草6g
大枣10g。
5帖,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2015年11月28日,复诊:大便较前成型,肛门后坠感较前好转,胃脘部痞闷,舌质淡红,苔薄白稍黄,根稍腻,脉弦弦滑。
前方去干姜,加薏苡仁20g,苍术8g。如下:
白头翁10g,秦皮6g,黄连3g
姜半夏10g,黄芩6g,薏苡仁20g
赤芍10g,枳实10g,甘草6g
苍术8g
5帖,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2015年12月3日,复诊:大便基本成型,肛门后坠感减轻,胃脘部痞闷减轻。舌质淡红,苔薄黄,根稍腻,脉小弦滑。
白头翁10g,秦皮6g,胡黄连6g
姜半夏10g,黄芩6g,薏苡仁30g
赤芍10g,枳实10g,甘草6g
苍术10g
5帖,水煎服,每日一剂。
2015年12月8日,复诊:天气转冷,胃脘部痞闷加重,肠鸣音明显,
大便正常,肛门后坠感消失,舌质淡红,苔薄黄,根稍腻,脉弦滑。
胡黄连6g,姜半夏10g,黄芩6g
干姜3g,炒白芍10g,枳实10g
甘草6g,炒白术10g,厚朴10g
党参10g,陈皮10g,茯苓10g
5帖,水煎服,每日一剂。
2015年12月13日,复诊:肚脐上轻压痛,胃脘部轻压痛,无痞闷,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七味白术散加减治之。
葛根15g,炒白术10g,茯苓10g
北沙参10g,陈皮6g,蒲公英15g
甘草6g,木香6g,炒麦芽30g
5帖,水煎服,每日一剂。病告知药后如无不适,可不必再诊。
此后因过年饮食不洁再次复诊一次,方从白头翁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而诸症消失,大便每日一次,成型,色黄,质软。vvK�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