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02
前天雄心勃勃地开始读《中国哲学简史》,并在简书写读书笔记,既提高读书质量,又锻炼归纳能力,同时利用简书日更的压力作为坚持读完的保障,一举几得呢。不知为何,发出一分钟就被锁文,很遗憾(经过有针对性的修改,昨天已经重新发布成功)。今天发第二章笔记。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总论
因为哲学是对人生的反思,人在思想时,总不免受到生活环境的制约。处于某种环境之中,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就会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在他的哲学思想里就不免强调有些地方,又忽略了另一些地方。这就构成了他的哲学思想特色。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于斯的这片土地,与居住在海洋国家的哲学家有很多不同,例如古希腊的哲学家。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中国是农业国家,自古商人受到轻视,耕读世家则以此为傲。读书人一般都出身于地主家庭,其宇宙观和人生观皆反映农民的思想和意识,他们采取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对这种生活,思想和意识进行表达。
吕氏春秋-上农 农业的价值
中国道家和儒家的主张像两极那样相互背反,但又像一个轴的两极,都反映了农民的思想。
“反者道之动”
儒道两家有一种共同的理论思想,即,在自然的领域也好,人生的领域也好,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将会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这种理论思想的产生受自然变化的启发:太阳、月亮运行和四季嬗替。这都是一个农民必须特别关注的。中国典籍中包含很多这样的观察,如“易传”中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又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在《道德经》中,也读到类似的话:“反者道之动”。
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帮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克服了无数困难。中国人深信这个理论,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既是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在抗日战争中,这种希望成为中国民众的心理武器,既是处于最黑暗的时期,还深信:“黎明即将到来”。证实这种意志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这个理论还对儒道两家都主张的中庸之道提供了论据。“不为已甚”、“毋太过”成为儒道两家共同的格言。“过犹不及”,行事过分,就将适得其反。
对自然的理想化
农民时刻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慕自然。道家把这种爱慕发挥到淋漓极致。严格区分属于自然和属于人为的东西。道家认为自然令人快乐,人为给人痛苦。
家族制度
中国农业经济基础决定了家族制度。中国家族制度的复杂性和组织性是世界少有的。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就是家族制度。传统中国的社会关系被归纳成五种: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中,三种是家庭关系,另两种也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家族制度的理性化。
地理环境决定了经济条件,经济环境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伦理价值,所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哲学直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进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基础。
入世和出世
儒家比道家入世,道家比儒家出世,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中国艺术与诗歌
儒家把艺术当作道德教育的工具,道家追求心灵自由流动,把自然看为最高理想,这些都给了中国艺术家无穷的灵感。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农民的眼界不仅制约着中国哲学的内容,还制约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农民日常打交道的都是一看就认识的东西,处于原始和纯真的心态之中,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宝贵的东西,所以反映他们思想的哲学家们也同样依靠直觉,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哲学思维的出发点,重视不明确的东西。(vs.西方哲学,由假设观念出发,演绎法推演,重视明确的东西)。
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
研究中国哲学,要对哪些有永久价值,哪些是可以演变的,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
孟铎的感想:这是1940年代末期的著作,读起来依然收益颇丰,同时,也深感时代已经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