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篇:“御风”是怎样炼成的?(2)
中华迷你美帅哥系列2-2
(接上篇)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本体,看不见、摸不着、无声无息,却可随时生化出万事万物。所以,人一旦有道、合道,修成正道,与道合一,身心皆空,“我即道、道即我”,身体便“散而为气、聚而成形”,自然可以“游金石、蹈水火”、“履虚乘风”。那么,古代神人、真人、智人是如何修炼到如此境界,达到“胜物而不伤”的呢?列子《黄帝第二》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03 远观 御风而行的修炼方法
黄帝篇:“御风”是怎样炼成的?(2)自我修炼,提升境界,促进人生圆满,实现人生价值,达到“圣职教化”,还会给别人带来利益,引领别人提升,最终实现社会生态整体境迁,步入所谓的天国妙境。
其一,神仙天国魅力何在
依据列子原文对华胥国的描述,“神民”们凭靠自由意志,不需实施管理,没有特别嗜好和欲望,不寻求活得更逸乐,不担忧死,没有人夭折,不知怜爱自己,不知疏远别人,没有爱憎分别,没有违背叛逆,没有偏向顺从,没有偏爱怜惜,没有畏惧忌讳,一切自然而然。原文:“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
依据列子原文对列姑射山海河洲中的描述,神仙天国永远能量饱满,风调雨顺,物产丰美,健康长寿,连妖魔鬼怪都没有。原文:“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而土无札伤,人无夭恶,物无疵厉,鬼无灵响焉。”
其二,黄帝成神的修炼经验
黄帝对人生境界修炼的领悟,经历了三个阶段:
(1)养生不能解决健康长寿的问题,立德亦不能满足幸福圆满的愿望。
据《黄帝内经》记载,黄帝当年养生的水准,几千年后的我们依然难以做到。况且,除了《黄帝内经》,还有失传的《黄帝外经》、《黄帝间经》。即便如此,经过长达十五年的颐养,黄帝却依然该衰老衰老,该烦恼烦恼。反之,黄帝又用了整整十五年,忧国忧民,励精图治,服务社会,结果依然如此。列子原文:(黄帝)“喜天下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
黄帝篇:“御风”是怎样炼成的?(2)可是,调理身体不行,建功立业也不行,这是为什么呢?人生不就这两条路可走吗?历经三十年体察领悟,黄帝终于作出了正确的自我反思。
(2)所有外求——包括养生或立德,不仅无益于延命,反而还是一种大错。
列子原文:“朕之过淫矣,养一己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黄帝说,我的过错太大了。注重养生或建立功德,所得到的结果都一样糟糕。这就是黄帝的重大发现:对于生命成长来说,外求养生和功劳,其实是一种过错!
那么,黄帝是通过什么方式而悟了道,这个人生之道又是什么呢?
(3)黄帝的延命、养命、续永之道。
列子原文:(黄帝)“于是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彻钟悬,减厨膳,退而间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列子告诉我们:黄帝是通过“斋心服形”,即放空内心,降服形体,活出本心,唤回灵魂(神),并经过二十八年的修炼,而得以成神入恒的。
其三,列子乘风的修炼经验
对于列子的人生修炼经验,《黄帝第二》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详实的案例。
(1)列子学道
关于列子师从老商氏,友于伯高子,学道九年,“乘风而归”的故事,原文说:“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
由此而看,列子御风修行,首先是从放空内心,即“无是非利害”开始的,然后逐步达到“心凝”于万物(生死相互循环)的本体,不为外物所动。其次,内心与外在形体的修炼并进,而后“内外进矣”。不过,书中只介绍了列子形体修炼的最终结果,即五官都能超越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而感知到万物的本质,与万物互通;却没有介绍自己形体修炼的具体方法。
黄帝篇:“御风”是怎样炼成的?(2)(2)列子学射
据原文记载,列子射箭,上一箭射出,下一箭又拉满弓弦,一箭连着一箭,箭箭相接,箭箭皆中。况且,肘臂上还放着满满一杯水,而水不洒,整个人像个木头人一样一丝不动,身心合一。可见列子的射箭技术,已达到了登峰造极。
然而,在伯昏瞀人看来,这些却不足为道。因为这只是一种技术,熟能生巧而已,只是驾驭或征服外物的一种手段而已,而无关身心及生命境界的修炼和提升。列子原文:“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这是用心在射箭,而不是无心地射箭,欠功夫啊。
那么,怎样射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生命境界呢?伯昏瞀人进行了实际展示:登上高山,脚踏危险的岩石,面临万丈深渊,背靠悬崖峭壁,两脚难以立稳,脚底的一部分还垂在岩石之外,然后再射箭,而箭箭皆中。射箭达到了这种状态,更重要的则不是技术,而是生命境界,即身心一体、自己与万物一体的问题了。一旦与宇宙合而为一,我即万物,万物即我,上及黑洞般的太空,下入魔窟般的黄泉,挥舞八方的险恶,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是,伯昏瞀人的表演,却让初学道的列御冦“伏地、汗流至踵”,已谈不上射箭了。列子原文:“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故事告诉我们:达到“履虚乘风”至人境界的人,是没有所谓恐惧的,而是使自己的内心处于“中”的状态,中和中庸,不偏不倚,无所分别,一切自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自然而然,没有是非利害的分别,即所谓“不射之射”。
(3)列子观相
列子对自己修炼过程的记载,毫无装饰或忌讳。在师从伯昏瞀人学习时,列子曾经被一位靠相面谋生,名叫季咸的神巫迷住了,甚至以为季咸的道术高过了自己的老师。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伯昏瞀人向列子展示了“封闭生机”、“生机发动”、“太虚衡气”、“虚有之宗”等四种生命状态,揭穿了神巫沽名盗利的面纱,真实地展现了驾驭生命元能本体的过程,把列子拉回了正确的修炼轨道。
黄帝篇:“御风”是怎样炼成的?(2)列子原文:“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狶如食人,于事无亲,雕瑑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然而封戎,壹以是终。”于是,列子放下虚骄和利欲,在家老老实实、一心一意地帮助妻子洗衣做饭,喂猪劳动,三年不出门,什么事儿都不去分辨利害,把自己修复到朴实的状态,让自己像土块一样无是无非,在纷乱万象面前毫无争斗心,如此一直到终年。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斋心服形”,养气练气,消除是非利害,回归朴实真诚,才是生命修炼的关键所在。
(4)列子“处己”
列子曾应邀去齐国,路上在十家饭馆吃饭,有五家不收他的饭钱,所以“惊己”:为自己的境况感到惊恐,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列子原文:“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人轻乎贵老,而韲其所患。”列子看到了自己的内心还没能呈现出应有的真诚朴实,而外在言行却表现出了光彩,只是凭借外在表现而摄服了人心,让人轻易地敬重老资格,将给自己带来祸患。况且,齐君召见自己,必有更大企图,又怎能保障自己保持中和,而不陷入利欲陷阱呢?
列子认识到了“处己”(修养自己)的重要性,其反思确实深刻而重要。却仍然没有逃脱虚荣(吸粉)的诱惑。没多久,列子的家里就门庭若市,吸引了不少有身份的人士。此时幸亏得到了伯昏瞀人的点拨。列子原文:“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汝保也。而焉用之感也,感豫出异,且必有感也,摇而本身,又无谓也。与汝游者,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
这就是列子修炼成长过程中,穿越最后一个认知关口的记载和总结。列子告诉我们,一个修炼者,不仅不能“吸粉”,还应该主动地避免别人拥护。这样,容易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和警觉。因为自己的表现,让别人产生共鸣甚至震撼,就会引起对方谄媚讨好。而别人谄媚讨好,很容易动摇自己的本心(根基),而滑向名誉利欲,走向修炼的反面。况且凡是追随自己的人,不会告诉自己这些话,而只是闲言碎语,蛊惑人心。不能启迪自己觉悟的人,又怎么能称为朋友呢?
总之,列子一直在强调,人生修炼的核心和关键是修心,即放空是非名利之心,活出本心诚心,而达到“冲虚”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