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记》有感十七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安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道而信其友,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日:“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学记》
一
今日观看《学记思想与现代教育十八》讲座,聆听王宝寨老师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第三次诠释,颇感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重要。
王老师从课外教学社团活动谈起,指导我们如何开展社团活动,才能“正业”与“居学”相结合,才能让“居学”服务于“正业”,才能给学生减负,使学生乐学,善学。
最后归结了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让德育课程化,一切活动、一切课程都渗透“德”,学校才有灵魂,才能真正“化民成俗”,实现“立德树人”。
二
社团活动是居学的一个方面。我们当今的社团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一个榥子,没有为“正业”服务。其实“居学”与“正业”是相联通的。
比如要想对语文课程教学有益处,那就开设文学社、诗社、小讲坛、读写班等。让学生自己编缉杂志、发稿,孩子们能不快乐吗?这就叫“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当今思品课简直是空中楼阅,只有空洞说教的正业,没有居学,没有力行。即使学生考试能考高分,他的品德也不一定高,他是记问之学。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雷锋社团”,让学生帮助别人,每个孩子拿出一招助人的本领,并记录下来,践行美德,这样孩子们就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并且运用,运用所学也,不亦乐乎?
居学是复习巩固课堂所学,这样的乐学,厌学是不可能的。
下面我们看一所小学怎样把“立德树人”落地生根的?学生在学校吃饭,通过吃饭来实现。吃饭的目的在家是为了吃饱,为了不饿肚子,可学校里的吃饭是为了“立德树人”。
只见孩子们都站着吃饭,且鸦雀无声,只听见盆碗筷子相撞之声。一个小小的餐厅,容纳五百人太拥挤了,也太吵了,可是这样井然有序的场面让前来参观的校长们赞叹不已,并摇头无人能及,无人能做。
是什么让这个小小的餐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是学校经过多次长时间的训练与教育才达到的。这样的吃饭才能落实《弟子规》中学到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吃饭时不仅仅只念感恩词就可以解决的“别吵吵,别拥挤”……,而是长时间的训练与教育。
同样上厕所、上下课、逃生演练等居学也能让这种德育渗透进去。这就叫做经典生活化,把经典落实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是通过习惯而实现的。
三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的。如果数学课程的居学社团活动让学生做泥塑、小发明、数据统计等,就会为学生打下科学思维的基础,学生的数学就会事半功倍。
人民教育公众号有这样一篇文章《居家学习,教育该补哪些短板?》
这里介绍了有一个学校的一位老师留下这样一道数学作业:让学生统计疫情变化的数据,学生们每天高兴地看新闻了解疫情变化情况。
你们看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疫情的最新动态,还让孩子学习了统计,更让学生关注民生,树立爱国、利他人之志。让学习融入生活实际,高效学习啊!
英语的学法,王老师给出了合理性的建议,我们老师不要满堂灌,一言堂,而是每天抽出20分钟让学生反复读文章,背文章,练语感。
有个家长说孩子特别讨厌英语,但喜欢唱歌,就顺势而导让孩子每天唱英文歌曲,一个月后他就能记住了英文单词,英语成绩就提高了。
如果我们学校办一个英语幽默故事社团,就会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英语朗读水平打下基础。
我们的美术课不仅是画画课,而且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认识颜色,享受色彩带来的视觉享受,更是让孩子通过美术课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
在美术课上,有的同学没有这种颜色的彩笔,有的同学没有另一种颜色的彩笔,在互相借物的过程中“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物悭”的品德就会得以传扬。
再如:实践课中让孩子们体验做饭活动,家长们拍照、拍视频,老师们做美篇大肆宣扬,但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老师们明白吗?如果这仅仅与厨师比赛一样是一次技能大赛,就没有意义,也就没有“育人”的价值。
如果在做饭当中,顺势而导让孩子们体会劳动的辛苦,父母的不易,从而就会让孝道植根于孩子心中。是不这次活动的意义就有了?
体育课、音乐课等不同的课程中都可以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把“育人”放在首位,让“做事”与“育人”相结合,让丰富多彩的活动都以“育人”为本,孩子们何乐而不为呢?
课程生活化,就是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的“艺”,“德”才是“艺”的根。如果任何事我们都以激发学生的梦想、自信、创新意识、责任担当,利国利民的“德”为主,我们就会实现核心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
四
“大学之道,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记》的“正业”与“居学”的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同样是我们现代教育值得可取的好方法。
聆听智者语言,践行自己行为。感受文化高深,学习前人智慧。吾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此文仅为自己的一点看法与感受,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