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VS《馒头血案》:陈凯歌的理所当然或底气不足
《无极》VS《馒头血案》:陈凯歌的理所当然或底气不足 (文:火神纪)
佛说,一切嗔怒皆妄念。 ——题记。
想写这篇东西由来已久。只是一直慵懒,所以搁至今日。我一直认为,这件事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试一下用老式VCD的方式来看待这件事,也许更好一些。
何谓老式的VCD呢。即是把一部电影分为A面和B面。B面为A面的延续。我记得小时候读书上哲学课,老师总是教导我说,不管什么事情,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不可片面地解决问题。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A面:《无极》,陈凯歌的理所当然。
作为一个作者来看。不说陈凯歌的电影,而说我们写的文字。
如果我们花了一大通心血写出来的文字,被另外的人篡改得乱七八糟加一点冷嘲热讽的,那么,也许,我们的火气会比陈凯歌更大一些。
我们看到我们精心设计的情节,巧夺天工的句子被乱七八糟拼凑成一个不成样子的拼盘,而且颇有歹意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愤怒。
当然,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名气,没有这么大的手笔。也就没有人会花那么大的功夫来篡改我们的文字。
可是,当我们身为陈凯歌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是中国现代数一数二的导演,自己的作品有着作为经典的能力。于是,这样的作品,大投资,大制作的作品,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味道。
篡改。冷嘲热讽的篡改。心怀歹意的篡改。以及莫名其妙地扭曲。火烧眉头的感觉其实并不好受。
再者。公众需要我出来给一个交代。投资方需要我出来给一个交代。参演的大牌明星们需要我出来给一个交代。
而就算这一切都不需要的话,我自己必须给自己的作品一个交代。或者,我的作品需要我出来给其一个交代。
所以,陈凯歌把胡戈推上被告席是非常有理由的。而且是当仁不让的。当一个很唯美的形象成了满神牌啫喱水的广告,陈凯歌愧对的是形象设计和自己的老婆;当谢无欢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都是导演的安排”时,陈凯歌愧对的是编剧和自己;当馒头血案被网民们追捧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陈凯歌愧对的是《无极》和自己的心血。
我有理由相信,当我们身为陈凯歌的时候,也许,我们处得的手法还要比陈凯歌更凶狠一些。我们也许会找投资方,那些被涉及到的大牌明星一起上诉胡戈。投资方索赔由此引起的负面效益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大牌明星们索赔名誉损伤,而陈凯歌自己索赔自己的作品的著作权。
反正胡戈说自己是在恶搞,那么,也就陪着你一起恶搞,把这恶搞进行到底,玩大点。而且乘机把已经面临低迷的《无极》也再炒作一番。
当然,陈凯歌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显得大度了。然而,维护自己作品的完整性和著作权,这本身并没有错。尤其是当我们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们是作者。其实,这一切很理所当然。
自己的心血总不能任人糟蹋。而且是恶意的糟蹋。就算胡戈总说,自己并不带任何商业目的,只是自己恶搞着玩。可是,当这样的恶搞伤及到我的作品的时候,这样的恶搞就算没有任何的商业目的,可是却伤及到了我的经济利益的时候,我们定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恶搞的家伙。
出于一个写字的人对于自己文字的珍爱心理。我想,我可以理解作为一个导演对于自己的电影的那种珍爱。何况陈凯歌是著名的大腕导演。
而从这一点上出发来看,陈凯歌的冲冠一怒,绝对是无可非议的。
B面:陈凯歌的底气有多足。
我看过《无极》这部电影。我也看过《馒头血案》这个短片。
在我看来,陈凯歌不管出于任何理由,都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了。如果,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的话,对于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信任的话,那么,《馒头血案》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在看完《馒头血案》的时候,我也只是笑一笑,也就过去了。不曾因为这个短片而感觉《无极》就差在哪里。看电影,我从来不刻意地寻找电影的某些瑕疵,而更看重电影的风格,叙述手法,美学,镜头组合,音乐和导演的诠释以及演员的演绎等等。而相对来说,那些所谓的瑕疵显得无足轻重了。
正因此,我们可以容忍那些并不是完美的电影。而毕竟,如果带着一种寻望瑕疵的目光来看电影的话,所有的电影都会变得一文不值了。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角度和看法。如果把《馒头血案》看成是胡戈对《无极》的观后感也无不可。只是,我们擅于文字,所以我们用文字表述我们看完了之后的感想;而胡戈擅于视频上的制作,于是看完了电影用摘录片段,加插声频来表达自己的感想。这两者没有任何的不同之外。可是,陈凯歌也许可以忍受我们文字上的所有批判,却不能忍受《馒头血案》那种镜头组合起来的批判。
如此看来,陈凯歌的冲冠一怒彻底地说明了一个问题,胡戈的《馒头血案》至少是打中了《无极》的软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的文字没有《馒头血案》所的那种广泛性。所以,文字还在孰可忍的范围里,而《馒头血案》却到了孰不可忍的地步了。
作为一个纯粹的观众,我尚觉得《馒头血案》没有对《无极》的艺术性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几乎所有的人看完《馒头血案》也只都是一笑置之,难道陈凯歌却看不透这些东西。
当然不是。说到底,终究还是陈凯歌的底气不足。
而且作为一位大师,一位曾经有过很高的荣誉的电影大师,这样和一个无名小卒计较,显得没什么涵养了。
或者,不关涵养。而仅仅只是底气不足。
作为作者,我们当然知道我们的作品有哪些瑕疵。不管是出于任何目的,如果仅仅只是恶搞或者无理取闹的话,那么,当然可以置之一笑。
可是当这些瑕疵被夸大化地处理之后大范围地传播。而且呈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自己所知道的瑕疵的时候,我们当然坐不住了。
所以,陈凯歌也坐不住了。
在我看来,这像一场闹剧。一场胡戈竖子成名的闹剧。一场陈凯歌心虚而慌张掩盖的闹剧。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中国的术理中,所有的一切由无极所生。
如果陈凯歌的《无极》可以说明白这个道理的话,也许,这个闹剧就不会上演了。
佛说,一切嗔怒皆妄念。我们且看且听。没有人知道这场闹剧会如何收场。我们就安安静静地坐着,观望着。陈凯歌和胡戈会有下回分解的。
2006-3-26;丙戌年二月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