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系列评论之二:产业兴旺 贵在转型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被摆在了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乡村产业的发达,是实现其他四个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无论如何,一个自身没有“造血能力”,仅仅依靠外来帮扶的村,环境很难优美、治理很难有序、村民很难幸福。而一个乡村发展产业,关键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关键是适应形势,实现转型。
从地理位置到土地现状,从历史积淀到传统习惯,从村级班子到人才队伍,乡村与乡村之间千差万别。考量发展产业,必须综合这些因素,因村制宜。而无论是既有产业的发展壮大,还是新上产业的萌发兴起,都必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现代农业转型。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采访时说,“长期看,产业兴旺要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原则。质量兴农,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把优质产出来。要切实加强执法监管,把安全管出来。要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并且“要向适度规模经营要效益,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作为农业大市,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我市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发展起了自己的产业,还有一些打出了品牌。“蔬菜村”“养殖村”“加工村”等比比皆是,这些村的产业必须坚持质量、效益、绿色导向,尽快实现转型,才能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对此,市县乡各级需要加以引导和扶持。
如邹平县焦桥镇后三村有种植蔬菜大棚的传统优势,目前种植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共有390个,2002年注册的“绿春元”无公害黄瓜早就出了名。借助这一优势,焦桥镇为该村免费装上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种上了新品种黄瓜。这种黄瓜比普通黄瓜含有更多的黄瓜酶,能有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润肤美容的效果。这种“美容黄瓜”的效益,也远非老品种可比。
对于新上产业的村,只要选准找对项目,完全可以凭借“后发优势”,实现质量效益的双丰收。如高新区青田街道东南张村,利用村民养羊的传统,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直接引进了新品种“湖羊”,并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养殖新模式,目前发展势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