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自利性归因偏差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自利性归因偏差,意思是人很容易把一件事情成功的功劳归结到自己身上而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要给自己下不了台。功劳都是自己的,责任都是别人的。当考试考砸了,就找原因,考卷太难了,昨晚没睡好;上班迟到了,就说是因为今天太堵了。
但其实事情都是由多个原因造成了,上班迟到了不仅仅是因为堵车,还因为起床晚了,但凡这两个原因中的一个不存在,都不会导致迟到的结果。那么现在面临一个选择,把迟到的原因推给堵车,还是推给起晚了,多数人选择前者,因为不能让自己难堪。
人不容易察觉到这个心理,往往他们真是这么认为的并且是无意识做出的决定。毕竟,假如承认了自己有意识的自利归因,不是太糗了,良心上会过不去。
今天看老王直播的时候,他在直播间讲正在纠结要不要买车等事情,我又想起以前玩游戏的时候被父母教训不好好读书天天知道玩游戏,于是再脑海中脑补了一段我侃侃而谈大道理的情节。想着想着,忽然发现,父母是一个严重的自利归因病患者。
在印象中,父母承认错误的场景不多,几乎没有,在对待我的成长上也是这样。以前打游戏的时候,总是被教训不多看书多学习,总玩游戏会影响成绩,当成绩稳定的时候还没什么,一旦出现波动,就拿游戏开刀了,导致我一直怀疑其实我保持成绩的秘诀是不是来源于不愿意他们去批评怪罪我热衷的事情,在当时他们确实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怪罪了。而当成绩有进步的时候,就声称“培养你”,将所有的功劳都占为己有。“培养你”这把武器不仅可以用来占据功劳,当普通的施压已经不起作用了的时候,这把武器还可以用来透支我们之间的情感账户。
或许这么说有些不合适,普通的父母是严重的自利性归因偏差患者,而他们所谓的“培养”更是这么回事。他们将自己这一辈子没有达成的目的寄托在孩子身上,并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我把所有的心血都耗在你身上,希望你争气。”
以前我想不明白“培养”这其实是父母的一场赌局,一场明智而又不明智的赌局。
这对他们来说比起自己成为精英容易得多,功劳容易占据责任有容易推脱,子女是/否出色,一半一半,此为明智。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告诉股民选择一家有价值的公司并长期持有。但专业人士要从3000多支股票中选择正确的它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散户,此为不明智。
周末愉快~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