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中庸与明智文学世界

无苦,便是极乐净土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2人  煮粥少年

有时候我会好奇,佛教并无实际救人脱离苦海的力量,它无法给饥肠辘辘的人凭空变成一顿饭,也无法给残疾之人一个健全的身躯,为何还会有那么多的信仰者。

后来我慢慢知道了,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佛教给予众生一个坦然面对苦难的信仰源泉,你说它靠的是给予人们来世的希望来实现的。

乌托邦会不会实现,这些太过虚无缥缈,想来我佛学修养不够,并不敢妄言,只是有朝一日观受疾病折腾之人,在身体不堪之际仍心怀希望与美好,而不仅仅受于苦难而怅惘叹息;有朝一日观安稳生活之人,庆幸珍惜自己此刻拥有宁和生活,而不将其视为理所当然,便会对佛学投以敬意了。

这里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点,一个人的性格或强硬或温和,跟小时候读书,读什么书有很大的关系,之所以插入这个话题,想来是佛教徒一般都会给人以菩萨低眉的形象,少以金刚怒目现世。

大抵小时候好读课外书的人,性格都会温和些,但一不小心便会演化成软弱,反之强硬者偏激些便会演变为蛮横了。

其中缘由我自己慢慢琢磨着,想来不是读书的错,应该是不同年龄有着各自适合的书,少不读红楼老不读水浒三国想来便是此理,书终究是没有错的,但是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点去读,而不是囫囵吞枣看到什么便全盘接收。

小时候判断明智的能力比较弱的,并不是很清楚哪本书应该适合这个年龄段读,很容易就偏离中心而左右摇摆,百转柔情看不到却满肚牢骚,荡气回肠学不来却指手画脚。便有违中庸平衡之学了。

关注我的公众号:中庸与明智。这是一个青年人的文字思考,明是非,思向上,没事不凡看看,也许你会认同我的某些想法呢?不认同的话也欢迎指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