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党楚天风情他山珍贝

有一种可爱叫做“芬兰人的噩梦”

2018-09-03  本文已影响451人  Athlon_BE

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几乎成为了芬兰人在世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网上流传的那张著名候车照片,虽然并不一定发生在芬兰的每个巴士站,但确实反映出了芬兰人对个人空间、社交行为独特的理解方式。

平均相距2米,这是芬兰人正常的候车方式1

据说,世界上每三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多多少少具有内向的性格,这里面甚至包括那些表面上看上去性格和行为十分外向的人,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名人,比如奥巴马、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和村上春树等等。所以,具有一定内向的性格并不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尽管大多数内向性格者确实因此感到某种自卑。

韦尔斯利大学的心理学家Jonathan Cheek把内向分为几种类型,包括社交型内向,焦虑型内向,克制型内向以及思考型内向。这里面社交型和焦虑型内向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其中社交型内向者更喜欢小圈子的社交或者独处,他们并不害羞,只是不喜欢“大场面”;而焦虑型内向者回避社交,更多地是因为他们在人群中会感到不舒服和约束,即便在独处时,他们也经常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芬兰人的社交障碍,大概主要源自于这两种内向类型。

芬兰艺术家Karoliina Korhonen创作了一个漫画系列,取名为“芬兰人的噩梦”(Finnish Nightmares)2,漫画的主角叫Matti,是一个典型的芬兰人,注重平和、安静的个人生活,尊重人际交往中的个人空间、对待他人的礼貌以及避免不必要的搭讪。

艺术家在漫画系列中描绘了Matti的日常。

比如面对邻居2

“当你准备出门时,发现邻居正在走廊里。”所以,你会在墙角后暗中等候,等邻居进门后再穿过走廊。没别的目的,就是不想面对打招呼的尴尬。

比如面对表扬2

被表扬,甚至被当众表扬,这对于芬兰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承受之重,脸红、害羞、难为情到简直要钻桌子,多么可爱啊!

比如“欲问还休”2

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当众提出问题,因为这样会被别人注意到——好纠结,好无奈啊!

比如碰到这种“突发事件”2

公交车的下车提示按钮坏了,你不得不喊司机“踩一脚”——好难为情,好困难,哎呀,车开过站啦。

比如“一字千金”2

能一句话回答绝不说第二句,能一个字解决绝不用两个字,倒不是怕言多必失,而是内心纵有千言万语,化在口中只有一两个词。

比如“忍饥挨饿”2

宁可饿着,不能“失礼”。第一个去取食物,这太可怕了!

比如“将错就错”2

车来了,挥手招停。然而,发现不是自己要坐的那趟车,怎么办?!车是自己招停的,所以,不管怎样还是上车吧——否则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

比如“随遇而安”2

已经习惯于回答“是”了,哪怕别人问的是选择性问题,哪怕别人的建议是错误的,也觉得去纠正它是一个非常难为情的事情。所以,虽然本来是要堂吃的,最后却是打包带走。

又比如“狭路相逢”3

雪中的小道不够两人宽,于是……

艺术家的本意是想通过漫画来展示芬兰人中因为内向性格所带来的习惯、生活方式和面对的问题。但读者们纷纷在她的博客、脸书和推特上留言:“我也常这样!”,“这种事情哪里都有!”

“芬兰人的噩梦”,其实是所有内向性格人所经历过的事情。至于是不是噩梦,我倒觉得还好,甚至不仅仅是还好,简直是可爱——那些小心思和小动作,莫不反映出了内向性格者的谨慎、内敛和善良。

所以,如果你身边也有内向性格的人,记得一定要善待他/她哦。

参考出处:

  1. http://finnishness.blogs.tamk.fi/tag/personal-space/

  2. http://finnishnightmares.blogspot.com/

  3. https://www.facebook.com/finnishnightmares/

文/Athlon_BE
2018.9.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