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读后感——揭开面纱,窥探灵魂
《面纱》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一篇长篇小说。
主要讲述了:大龄女凯蒂在面临妹妹即将到来的婚礼时,为了不失面子匆匆选择了与细菌学家瓦尔特结婚。
婚后因为不爱对方,在遇到心仪的对象查理•唐生时,出轨,被丈夫发现,两人离婚未成,各怀不同的目的,共赴霍乱肆虐地——湄潭府。
在湄潭府,面对死亡的时时威逼,人性的面纱被一层层揭开;凯蒂发现自己怀上了唐生的孩子;不久丈夫染病去世。
凯蒂在经历了婚姻,出轨,丈夫去世等事后,逐渐醒悟过来,后孤身回到了故乡。
看完《面纱》这本小说后,不仅思考,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时候只是事物的表象,我们很难完全识别和了解表象下的灵魂和人性。
也许只有在时过境迁,或是物是人非,或者穷途末路,或是经历生死离别后,人才能把真实的人性袒露出来。
而我们也只有在静下心来,面对现况,好好梳理自己的内心时,才能发现那掩藏在面纱下的灵魂。
毛姆的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其实人人头上都顶着一层面纱,揭开面纱,原来美好的光环下都隐藏着一颗不为人知的灵魂。
婚姻中的面纱——伪装出来的爱,将就的终究是自己。
主人公凯蒂从小受母亲的影响,爱慕虚荣,贪图钱财和面子,她二十五岁依然没找到合适的伴侣,而她十八岁的妹妹将在年底结婚,为了避免暴露自己年长却未嫁,最终她匆匆选择了不爱、但可以帮她逃脱她的家庭、逃离母亲冷嘲热讽的细菌学家瓦尔特。
婚后,凯蒂对瓦尔特越来越不满,对他的关心表示厌烦,对他的体贴表示不屑,对他的爱护回应冷漠。
后来,凯蒂在一次宴会上结识了风度翩翩,高大英俊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
她与查理一见钟情,爱的力量势不可挡,她们选择多处地方幽会,最后在家中偷情时被丈夫瓦尔特隐性发现。(瓦尔特没有破门而入,捉奸在床,而只是转动了门把手。)
原以为查理也深爱着她,可当她想让查理离婚,再与自己结婚时,查理却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及仕途完全拒绝了她,还劝说她应与丈夫去霍乱盛行地(其实是不顾她的死活)。
后来她发现自己怀上了查理的孩子,丈夫瓦尔特也因霍乱病逝,那时她才真正醒悟过来。
她因过分在乎面子、迫于母亲的压力选择了无爱的婚姻,在婚姻中她体会到的只是煎熬和无望。
没有爱的婚姻也不容易被珍视,所以,凯蒂才能在婚姻内出轨,当然,她也得到了惩罚。
瓦尔特死后,凯蒂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样,婚姻对她来说不真实,因为她根本没有把心投入到自己的婚姻中,她只是把它作为自己逃脱当时生活的一个工具罢了,但那次婚姻又是现实。
凯蒂与瓦尔特的婚姻,在结婚之前就蒙上一层厚厚的面纱,瓦尔特选择默认,凯蒂选择伪装,最终,当面纱揭开后,是彼此的恨与厌弃,还有可怜的结局。
人生的好多选择都不是儿戏,如果为婚姻蒙上面纱,隔离的将是两颗无法靠近的心。
查理•唐生——仪表堂堂的面纱之下是自私自利的丑恶灵魂。
在凯蒂对查理付出真情,孤注一掷选择离婚,想与查理共赴爱河的时候,查理的面纱被揭开了。
经典台词——查理对凯蒂说:“啊,宝贝,男人爱你时说的话不能字字较真的啊。” “一个人可能深深爱着一个女人,但并不想跟她共度余生。”这些话对于无路可退的凯蒂来说是多么残忍的打击啊!
抛开爱的诱惑,面对现实,凯蒂才看到了真正的查理,那个在谦谦君子面纱掩盖下的圆滑世故,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灵魂。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在凯蒂无处可去的时候,查理竟怂恿她去湄潭府——那个死人像园丁挖土豆般,带走一个个生命的地方。
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人性的自私与卑鄙在查理身上尽显无遗。
失望至极的凯蒂终于醒悟——那个他深爱的男人除了爱自己外,是不可能爱上任何人的。他会在关键时刻牺牲她人,保全自己。
瓦尔特——热心、无私奉献的英雄,但揭去他的面纱,暴露的却是一颗黑暗扭曲的灵魂。
瓦尔特是一位细菌学家,他冷静、文雅、沉默、又难以捉摸。凯蒂结婚一开始他就清楚,凯蒂不爱他,能跟他结婚只是不愿落在其妹妹之后。
但他深爱着凯蒂,即使他知道凯蒂有很多缺点。用瓦尔特的话说:“我知道你愚笨轻浮,知道你头脑简单,但我还是爱你。我清楚你的追求和理想庸俗不堪,可我爱你。我知道你就是个二流货色,但我爱你。我努力去喜欢那些你喜欢的东西,我把自己隐藏起来,在你面前展示出我无知粗俗、爱嚼舌根、傻里傻气。”
但没有不求回报的爱,除非对方没有知觉。人也不可能以德报怨,因为人都有感情。
凯蒂性格上的缺陷,瓦尔特可以尽量容忍,但她对婚姻的背叛就让瓦尔特疯狂。它激起了瓦尔特内心的阴暗面。为了惩罚出轨的妻子。他选择了携带她共赴霍乱肆虐的湄潭府做援助工作。
瓦尔特在湄潭俯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善良、热心、高尚和无私奉献的人,为工作他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精力和爱,他是修女们眼中的英雄。可在揭开他这些表象的面纱后,却是一颗含恨与狠毒的灵魂,他是个行走在黑暗中的人。
他来湄潭俯的真实目的是想让凯蒂染上霍乱致死,以此来惩罚她的冷漠和背叛,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但未曾想,最终,自己却在痛苦的压抑中毁灭,死于霍乱。
死前他向凯蒂表明了他目的。是通过一句话阐述的“死的却是一条狗”(内层含义是狗想把人咬死,没想到死的不是人,却是狗。)
由此,我想人有时候放不过别人,其实是给自己套了一条缰绳;放不下的事情,也是在折磨自己的心灵。
凯蒂——揭去面纱,她只是肤浅造就的一个玩偶。但历经世事,看清生活的真相后,最终,她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人生理想的人。
凯蒂从小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养成了虚荣、追求名利的品性。
她的母亲是个严厉冷酷、愚昧不悟、工于心计的人,她给凯蒂灌输的思想,为凯蒂的内心蒙上了世俗、虚荣的面纱。
她为孩子们设立的择偶标准是以钱财、官爵、阶层来考量的,从未把她们内心真正爱放在最先的位置。她用面纱把孩子们心中那个真实的、追求爱与自由独立的自己都给掩盖起来。
为此,凯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她成了瓦尔特鄙视、痛恨和惩罚的对象;即使付出真情,她也只是查理手中的玩偶。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凯蒂在经历了那么多事以后,渐渐的也醒悟过来,当她怀着身孕回到家乡,面对已去世母亲——“那个曾经顽固、盛气凌人、野心勃勃的女人,死亡挫败了其所有卑劣的人生目标。花了一辈子时间玩弄心机,最终也是以死亡来结束人生残局的人。” 让她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看着死去的母亲,想着自己曾经浮华的生活和强烈的个人欲望,那只是母亲曾盖在她头上一张面纱。揭开面纱,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灵魂深处渴望的是心灵的安宁。
醒悟后的她对生命有了更美好的设想,她从欲望和虚幻的激情中解脱出来,自由地过上纯粹而健康的精神生活。
其实,仔细细想,“面纱”无处不盖,人与人之间;自己与灵魂深处,无不覆盖或薄或厚的面纱,最难的是我们如何才能真正了解面纱后的那个人及面纱下的灵魂?
可能坦诚是最好的方式,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无愧于人,无愧于心。不让心灵被蒙蔽,永远忠实于自己的灵魂。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