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良心企业害苦了四川小镇

2022-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打折的杨过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到他人的苦难,生发怜悯同情之心,就想帮助他,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如何助人,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搞得不好,就特别容易好心办坏事。

1|

汶川地震,八方支援。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出资一个亿,帮助重建绵竹市的一个镇。除了重修道路,这家企业还为这个镇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小学,能抗八级地震。

地震之前,这个镇下辖的八个自然村,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在地震中,这些小学都震垮了。所以,这家房地产公司修建的镇小学规模很大,可以容纳全镇所有的孩子。

学校建得特别好,另外一家爱心企业还为镇小学的每一间教室,配置了17万一块的手写屏黑板。就硬件条件而言,这所学校当时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

2

但是,就是这样一所良心企业修建的标杆学校,却给小镇带来了灾难。

为什么呢?地震前,孩子们都在村里的小学读书,中午步行回家吃饭。现在到镇上读书,就要坐面包车。面包车的车费也不贵,每天来回只要两块钱。孩子们中午在学校吃午饭,饭费也不贵,四年级以下的孩子是两块钱,四年级及以上的孩子是两块五。

一天四块五,对城里人而言不算什么,但这点钱却毁掉了当地脆弱的经济生态。

当地的农民并不是很穷,问题是,他们没钱。他们自种自吃、自给自足,吃不掉的粮食和蔬菜才拿出去卖,现金收入非常少。算下来,当地每亩地的现金年收入只有760元。

那么,当地人均耕地是多少呢?只有六分地。也就是说,这个镇子的农村人口,每人每天的现金收入只有1.25元。

3

好了,现在孩子去镇上读书了,家里每天的收入只有两三块,支出却要四块五,中间出现了比例不低的资金缺口。

这就演化出一个现象:豪华的镇小学一开始运行,孩子们的父母就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去打工。先是青壮年男人离开了,然后育龄妇女也离开了。有老人照看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没人照看的也随父母离开了。农村凋敝了,小镇也跟着变得百业萧条。良心企业的爱心奉献,成了小镇的灾难。

帮助他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受助者期待的方式,一种是按照资助者希望的方式。做公益的不同方式,考验着帮助者的智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