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一天
窗户还蒙蒙亮,我就被院子里的一阵响动惊醒了。
是妈妈推门进厨房,推门、打火做饭的声音,我听着外边还有沙沙的下雨声,
我看了下手机上的时间,还不到六点。父亲一大早就要去出发去建筑工地上干活,妈妈要起床给他做好饭,灌好茶水让他带走。因为干活儿的工地离家有点儿远,骑电动车过去需要三四十分钟,早上六点就要出门,到晚上六点才能下工回来,出去路上和中午在工地附近吃饭、休息的时间之外,他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
父亲60岁了,从年轻时,农闲就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去工地上干活。父亲高中毕业,也爱钻研,从小工开始干起,后来自学成了老师傅,砌墙、粉墙、粘地板砖、打梁、封顶等各种泥瓦匠的活儿手到擒来。
这几年,他年龄稍大,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风险太大,他就专做“木工”,其实就是大楼的主体框架都好了之后,在毛坯房内部的一些电焊、机切以及其他杂碎的工作。好一点的是这些活儿都是室内,不受风吹雨淋,像这样连续的下雨天也风雨无阻去干活儿。因为这些活儿都是小包工头揽的零工,一般工期都不长,这边结束了,有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活儿干了。
所以,只要有活儿他也不舍得停下来,更别说什么国庆假期了。我国庆节放假回来四天了,只在晚上父亲下工回来时能见到他的面。
朦胧中,我听到父亲推着电动车出了门,我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等我起床时,地上还湿漉漉的,但雨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停了,父亲早已不见了踪影,院子里静悄悄的。
没多久,妈妈从外面回来了。她说她去田地里撒菠菜子了,连续下了几天的雨,才一直种不上,再不种就耽误了节气,太让人着急了,趁着今天不下雨的空挡,抓紧把菠菜给种上。
如果不是想着回来招呼我们吃饭,妈妈估计一上午又在田里忙活了。
妈妈在田地里劳作了一辈子,种田收入不稳定。种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几乎不挣钱;种植蔬菜这些时令经济作物,小农经济下不成规模,累人且收入不稳定。遇到蔬菜价格高了,能挣些钱,遇到蔬菜价格低,连成本也收不回来。
靠田里微薄的收入,养大了我们姐弟三人,还供我和妹妹读了大学。有时父亲在外打工,家里、田地里里外外就靠妈妈一个人。
常年种地劳作,让妈妈的膝盖、腿、腰严重劳损,积劳成疾。这些年家里虽然也不靠田里这些收入,妈妈还是闲不下来,除了大块的田地种了树,以及不费什么功夫的玉米、小麦,她侍弄自家的几小块菜地。自家的地里不忙时,她还会和村子里其他妇女一起去周边村子里的种菜大户家干些拔草、种菜、收菜的零活儿,一天下来也有百十来块钱的收入。
天空又飘起了雨丝,妈妈又去村里超市买回来几斤肉,准备给我们改善一下伙食,做个蒸肉。每次回家来,妈妈都会想方设法给我们做各种好吃的。
下午吃完饭,妈妈又打着伞带着我2岁多的女儿去村头人多热闹的地方去玩了。初了节假日,我们很少回家,她看到外孙女儿格外亲,无比宠溺,带她去超市买糖果、玩具……
天渐渐黑下来,雨似乎下得更大了,空气中飘散着阵阵凉意。妈妈做好了晚饭,父亲还没有下工回来,妈妈让我们先吃饭。
天已经黑透了,我们吃完饭半晌了,父亲披着雨衣骑着电动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