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子狼》系列之四:小岛刚夕快意恩仇的世界(历代作品赏析)
快意恩仇江湖路
剑雨挥洒任平生

剑戟类作品一直是很多男孩子的喜爱,在日本,当年为了和传统的漫画相区别开,漫画家辰巳嘉裕将这一类漫画命名为「剧场图画」,即「剧画」。如果说手冢治虫改变了漫画的社会地位与创作手法,那么「剧画」的出现就是将漫画从单纯的儿童读物上升到了批判社会现实的艺术品层次。「剧画」除了选题与传统漫画大相径庭,更大的不同在于「剧画」的手法与剧情:它更加大胆,以至于赤裸裸的描绘社会的黑暗面。对于人性的刻画也更加真实,更接近于现实。画风更偏向于写实,对于暴力和性等成人不加回避。大量运用俯视视角和渐变分格也是「剧画」的特色。与当时的漫画成为了鲜明的对比。“剧画”漫画家除了对日本战后悲惨黑暗的社会底层进行描绘,也会重新审视日本战争的过去,其中翘楚当属“特立独行”的白土三平,小岛刚夕曾任其助手。
白土三平出名的有描写忍者的《忍者武艺账》《卡伊姆》,以剑戟打斗为主,后来催生出日本有名的真人演绎形式的剑戟片,“剑戟片”顾名思义,便是以砍杀打斗(俗称“杀阵”)为看点的追求官能刺激且较通俗的娱乐剧,它是日本类型片之中最重要类型门类之一,但又由于其背后浓郁的日本时代剧背景、武士道精神以及武士刀文化,剑戟片在刀光剑影的背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大和民族影像之窗。当时“古装的现代剧”,有一大部分为剑戟片。日本导演稻垣浩,在战争结束后开始展露头脚,他导的《宫本武藏》曾荣获了奥斯卡奖。
纵观从昭和时代涌现过很多优秀的时代剧画家,白土三平、伊藤彦造、平田弘史、小岛刚夕等。本篇只对小岛刚夕的过往作品做一个回顾,抽空我会再写一篇关于剑戟题材类的画家,画功和剧本描绘的特点分析的文。如感兴趣可以关注本人的文集(带子狼)和专题《青漫社》。图片和一些历史资料在日站上找的,全部资料太庞大,只翻译了部分作品名称,和历代剑豪部分,本篇资料后面抽空会陆陆续续补全。
“因不是原图,网图格式都偏小,建议用手机观看会有更好的体验感”
目录:
1、小岛刚夕剑戟作品杂志向画廊
2、《带子狼》在漫画动作杂志上的彩图欣赏
3、小岛刚夕对日本历代近40名剑豪的描绘
4、小岛刚夕的历代作品回顾
5、小岛刚夕的风俗史绘画教室
1、小岛刚夕剑戟作品杂志向画廊





















































2、《带子狼》在漫画动作杂志上的彩图欣赏












































3、小岛刚夕对日本历代近40名剑豪的描绘































看过漫画《带子狼》,或是其他一些有关柳生宗矩(1571~1646)的电影、小说的人,可能会对柳生宗矩产生一种阴狠、残酷、权欲极大的形象。虽然漫画、电影与小说的描写过于夸张,但是柳生宗矩是德川幕府初期的情报头子这事,却是不争的事实。柳生宗矩的父亲是后人尊崇的剑圣,也是“新阴流”剑术唯一承继人石舟斋宗严。无奈某次战争里,主君战败,剑圣也只得沦落为无所属的失业武士“浪人”。后来剑术高超的名声传到德川家康耳里,家康亲自写信给石舟斋宗严,并与他交刃比武,领教了名不虚传的武功,于是将他纳为门下家臣。日后,德川家康所率领的东军与石田三成统率的西军,展开夺取天下的“关原大战”(1600),石舟斋奉德川家康密令,专门负责搅乱西军后方,立下大功;宗矩在这一场大战中,也为德川家康传递秘密书函,召集各地豪族协助东军,不无汗马功劳。但是此时,在德川家康眼里看来,柳生一族还算是无名小卒。他所看重的是柳生父子俩超群出众的剑术,所以提拔了柳生宗矩当将军家的“兵法师范”。柳生宗矩第二次立功机会是在“大阪夏之阵”(1615)时。我简略说明一下,日本战国时代有三位统一天下的英雄,依前后次序而言,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第二位的丰臣秀吉过世后留下一嗣子丰臣秀赖,与生母淀君一直住在大阪城。淀君一直想让儿子当上天下君主,全国各地残留的丰臣家死忠旧臣也蠢蠢欲动。为了断绝后患,德川家康曾于前一年冬天发动“大阪冬之阵”,只是无心赶尽杀绝。没想到淀君野心太大,不甘臣服为区区小诸侯,拼命招兵买马,企图反“德川”复“丰臣”。德川家康只好在翌年再度攻击大阪城,逼使秀赖与淀君走投无路,最后切腹自杀。









4、小岛刚夕的历代作品回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