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第七章:述而篇〈7.9〉
读《论语》第七章:述而篇〈7.9〉
衣者郭郭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翻译】
①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从来不曾吃饱过。(傅佩荣《人能弘道》)
②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百度)
【解读】
恻隐之心是一种感情,是对他人哀痛的一种同情,它代表着悲哀、怜悯和伤感,而且,这种感情是人类特有一种相互关爱的情怀。孟子曾说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也就是说,它是善良仁义的发端,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情感。
本章所描述的只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个人行为,也正因为这些行为的平常,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位心地善良的学者。“在有丧者之侧”,他从来没有吃饱过饭,是因为他看见有丧事的人,内心也会跟着悲痛起来,没有吃饭的心思了。孔子的这一自然之举,流露出的是恻隐之心。这种情感是真挚的,也是孔子内心善良的最好证明。
按说,这种丧事本来是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完全不必徒添悲情。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心生哀戚,这是一种纯粹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虽然看似简单、平常,但它却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也是人类结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正是有了同情心,才能将心比心,感受到他人的感受,进而在相互之间产生爱与互助。而且,恻隐之心还是用来证明人性本善的一个重要证据,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仁道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的推行。
孔子的哭,不是因为吊丧而假哭,而是内心伤心的哭,这不仅是真实的情感流露,也是合于礼的行为。但是,在现代的社会,除了自己的至亲以外,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为别人的哀伤而哭泣呢?发自内心的同情,将心比心的哀伤,是对不幸者深切安慰,能够帮助他们渡过丧失亲人后的情感危机。中国的文化十分重视情感,既注重美好情感的培养,也注重仁善情感的适度表达。而礼仪,就是对情感表达所作出的合理性规范行为。遵照礼仪要求,表达情感,就是一种接近中和的仁道。
另外,“歌”是快乐的体现,而孔子“日哭不歌”,则表明了他的悲哀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表现。倘若有人刚才还在悲哀之中,但在转眼之间就欢天喜地,我们不敢断定这种人有没有恻隐之心,但是我们却能肯定他的悲哀是不真诚的。其实,“哭则不歌”和“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一样,都是人们内心最自然的人情表露。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由喜转悲是比较容易的,但若由悲转喜,恐怕稍有恻隐之心的人都很难如此迅速地转换角色。
恻隐之心是人们心底最基础的道德,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怀,才能谈及个人品德的提升与完善。也只有通过这种情怀,才能让人们推己及人,在彼此的心与心之间搭设一条沟通的桥梁。不仅如此,恻隐之心还像一汪流淌在人们心灵之中的甘泉一般,滋润着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拥有仁爱之心和悲悯的情怀,进而产生无数纯洁而又善良的动机。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这种情怀,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摘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