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那深沉的父爱
《追风筝的人》里有不少的人物形象,在我看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个称职的父亲。阿米尔的父亲因为自己的错误,对儿子多年的态度都是冷漠,作为一个商人和慈善家,他非常成功,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可以称的上是失败,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阿米尔的父亲没有从小就对阿米尔横眉冷对,阿米尔的性格是不是就不会这么敏感缺爱,那么接下来哈桑的悲剧也不会因此发生?阿米尔和他的父亲达成了和解是在美国的那段日子,因为哈桑没有在他身边,因为他们过着和哈桑阿里一样卑微的生活,所以阿米尔的父亲原谅了自己的过错,我可以肯定,在美国的那段岁月,是阿米尔和父亲最美好的回忆。
和阿米尔父亲相似的是索拉雅的父亲,塔赫里将军是一个非常标准的阿富汗人,声名显赫,他作为父亲勉强合格,但66他成为一个丈夫的时候,我只是替塔赫里夫人感到悲哀,她的丈夫真的不懂欣赏她的魅力,就是因为女人必须要有一个丈夫,所以一个百灵鸟自愿的飞入一个牢笼,放弃了她歌唱的能力,哪怕是在自己女儿的婚礼上,也不行。索拉雅在阿富汗人眼里“犯过一些错”,就因为十八岁的一时冲动,致使她芳华二十也无人上门提亲,塔赫里在那段关系里充当了一个“斧子”的作用,快刀斩乱麻。塔赫里不愧是将军,在那种情境下就是有大将之风,他知道女儿势必会怨恨他,但当时他还是强迫将女儿带回家,让女儿剪掉自己的头发,致使索拉雅两个月都不能出门。但读到后来,读者都会明白,这是父亲保护女儿的一种方式,父爱如山,爱的深沉,却从不表达。索拉雅参加舞会时从来没有人找她跳舞,所以索拉雅只能和塔赫里将军在舞池里跳完一曲又一曲。每当读到这里时,我的眼睛总是酸酸的。父亲爱女儿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女儿待在自己的身边。索拉雅终于会嫁人,但阿米尔没有让将军失望。
我认为《追风筝的人》里,最深沉的父爱莫过于阿里给哈桑的吧。正如我们所知,哈桑从出生时便是兔唇,一个仆人又天生兔唇,难免会自卑,可是哈桑没有,哈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我想这应该跟阿里有关吧,哈桑是阿里生命中的光,哈桑给阿里带来了快乐,所以阿里给了哈桑所有的爱。哈桑不为自己是兔唇而自卑,因为他知道,无论有没有兔唇,都不会失掉阿里对他的爱。阿里教哈桑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宽容的人,善良的人。
父亲在孩子的一生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如果在孩子童年,父亲的角色缺席,就可能是孩子的性格变得敏感脆弱,就像是阿米尔,他无时无刻都在渴望着父亲对他的爱,甚至因为由爱引发嫉妒,使他失去了生命中的挚友。如果在孩子的童年中,父亲是一个强硬的形象,这个孩子就可能表现的很缺爱,跟渴望爱,比如索拉雅,在十八岁不顾一切和那个男人同居,除去相爱的因素。是否也和童年时的印象有关?她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母亲父亲相爱的家。
童年父亲的缺席,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也或许,天下的父亲都有一样的毛病,就是爱你在心口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