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蜕变 ——《美国丽人》观后感
“那一天我突然发现,事物的背后都有一种生命,一股慈悲的力量,让我知道其实我不必害怕,永远不用怕。它让我牢记,这个世界有时候,拥有太多美,我好像无法承受,我的心,差一点就要崩溃……”每当看到塑料袋在空中飞舞时,总会想起电影中拍摄塑料袋15分钟的Ricky对美的领悟。
这部199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因其故事主线围绕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展开,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浑浑噩噩的中年男性,常常被观者贴上“中年危机”“中产阶级危机”的标签,可是获得6项奥斯卡奖项的电影不应该只局限于此。片名《American
Beauty》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美的故事。
电影中的美隐藏在危机之后,在每一个被塑造得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中丰盈充实着:鲜艳的红玫瑰,舒适的家庭生活,充满活力的年轻女孩,死亡的鸽子,白色墙壁上的鲜血……有的美关于生活,有的美关于生命。而影片在青少年与成人对美的态度对比中,呈现出个体对于美的感悟的蜕变。这种生命纵线和美构成的联系,让旁观者感动不已、唏嘘不已。
影片中的Jane,Angela,Ricky是典型的青少年:压抑、孤独、大胆、不自知的状态下追求着美。既有张狂的年纪,也有美的庇护。
主人公Lester的女儿Jane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关心,性情郁闷不满,她称自己为怪胎,并和与自己相似的Ricky 互相吸引。毫不顾忌、大胆放肆的恋爱,是美的。
海军上校的儿子Ricky受到父亲严格的规矩和纪律控制,只能伪装自己活成父亲希望的模样。他还喜欢用DV将生活中的美记录下来:飘舞的塑料袋,冻死的女流浪汉……少年的文艺气质和反叛特质,很美。
Jane的朋友Angela自知自己平凡普通却不甘于此,她喜欢用露骨的语言、放纵的形象掩饰生活的无趣、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如此单纯可爱的幼稚也是美的。
看似决定草率、行为轻佻,却因为不自觉地追寻美变得厚重庄严起来。青春期这个词本身就是极美的,藏匿于之后的孤独也因为美的陪伴显得不那么孤单。可是,美则美矣,简单直接的美有些单薄。
影片呈现的成人们的世界又是另一番情景了,知道自己的心已经死了的Lester行尸走肉着,崇尚拜金主义、物质为上的妻子深陷压力的漩涡,独断专行、不容他人反抗权威的海军上校在规矩和纪律中自我禁锢。而年轻的他们也曾踏上寻找美的路上,是什么将美剥离他们的世界?
他们说是成人的压力,像是供养家庭、工作问题、维系婚姻……一面是不减的生活压力,另一面是被压力放大的孤独感,仿佛这两面墙如此坚固将自己禁锢在惨败乏味的成人空间里,可是依然有大人在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见到美的事物眼泪不自觉地留下,这两面墙从来不是阻碍美的原因。缘何对美忽视?成人,从来不是一个正当的理由,却成了自欺欺人的借口。
青年和成人的转换期,总会让人们得到些什么、丢掉些什么。因为曾经拥有而不珍惜,美显得无关紧要,对美的追寻就被成人们不小心弄丢了,后来,因为许久未见而萌生出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不曾找回了。慢慢的,就远离了美……
而主人公Lester在迷恋年轻少女的过程中,也是在找回丢失的美。从生活地死气沉沉到重新点燃生活的激情,直到最终体悟到了生命的美,他捧着一家三口的照片,眼中闪烁着感激、幸福、快乐的光芒。而此时我们也真正明白,美的真谛,其实是爱。
丢掉了简单直接的美,选择了远离一切的美,那么渐渐的,也就也远离了爱。所以,那两面墙其实是结果,不是原因。
无意间又查到American Beauty的原义,一种美国玫瑰花,美丽,却花期很短。玫瑰的影子也贯彻着影片,似乎有着更深刻的象征意义:妻子在院子里摘玫瑰花,Lester性幻想时总是由玫瑰为背景,Lester最终醒悟而别人依旧迷茫时桌子上摆着的红玫瑰。
这是一种暗讽,青年时期追寻的缥缈的美,成年时期被扭曲被忽视的美,最终只有个体醒悟感知到的美,都是短暂的。让人心疼却也无可奈何。那些简单直接的美本就是转瞬即逝的,选择忽视美的大有人在,最终体悟到爱的人是幸福的,但是,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也有些悲剧的意味,可是仍留有希望。毕竟,对于美的真谛会有所体悟,也正因为短暂才会想到追寻永恒,短暂的美与永恒的爱有所对比。这也正是蜕变的意义所在。
Lester死去的那一刻得以回顾一生,他的一生并不算长。是躺在草地上看着流星雨,街道上枯黄的树叶,或是奶奶手上像纸一样的皮肤,还有他第一次看到那辆全新的火鸟跑车,这些是有关生活的美。而他最珍贵的回忆是自己的女儿Jane,自己的妻子,是美,是让人难以承受的爱……
影片最后,Lester自述:“所有的美就像雨水一样洗涤我,让我对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都充满了感激。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别担心,有一天你会明白。”
我们无从知道美的蜕变期需要多久,但希望我们明白何为美丽的那一天,并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