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反骨 写在前面的
2020-09-10 本文已影响0人
粯子粥灌灌
说人的记忆可以保存的时间,取决于这段记忆的重要性,而童年的遗忘会发生在7岁左右。我的记忆法则似乎比较另类,这种持久的近乎变态的完整的记忆曾经受过诸多质疑。更多人认为这样的记忆并不是来源于基因遗传而自我携带的记忆力,只是受外界不断强化刺激零星拼凑整合的“复印件”。
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总是这样的状态,以一个旁观者、游客或者穿越者的身份代入一种角色、打开一段尘封往事、走进一个遥远却不陌生的时空。问题是,那些遥远却清晰的记忆如藤蔓般束缚、如潮水般覆没;当然也有和风般的抚摸、细雨般的浸润。你挣不脱,避不开,甚至还时常贪恋沉醉,无法完全独自从记忆里走出来!
当下的空白会让你对未知产生的恐惧铺天盖地,到底是记忆还是梦幻?岁月和时光终究能赋予这世间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我是谁,谁又是我?我现身处何处,又该走向哪里?
这种恐惧开始叠加的时候,记忆也好、复印件也罢,那些幼年的、童年的、别人的、我的、欢欣得让人振奋的、悲恸得让人窒息的、经历的、听说的、晦涩的、明朗的、浅薄的、厚重的、相关的、无关的,我决定从脑海里搬出来,当作故事说给你听!这样在以后的某一天,当睡意真正袭来,说不定我便可不念过往,只听风看雨。
那些曾经或现在在距离和情感上离我很近的人啊,我的不经意的过于坦白直接和计较细节的描述里,你可能会找到遗忘的欢快、迷失的影子、压抑许久的情绪、故意忽略的伤痛、可以治愈的良方、或者还有对未曾经历的一点畅想和感慨,可这些都不是我需要坦白的初衷,分摊彼此现时的孤寂和惶恐、减少一点由混乱而起的盲目判断、缓解与年岁无干的迟钝应变、能产生些许善意的岁月共鸣、找出一丝填补当下空白的途径,就此适时又恰当地清醒地生活下去!